首页 > 信息管理 > 行业资讯 > 正文

守正创新、持续发力 五年来八家媒体这样推进媒体融合  (移动端简洁版浏览)
媒体资源网 http://www.allchina.cn 2019/8/21

来源丨人民网-传媒频道

导读: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自此“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各媒体积极投身融合发展实践,在此过程中,各家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遇到过什么困难?对融合发展有哪些体会?接下来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在媒体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之际,人民网传媒频道专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湖南日报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东方网、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河北交通广播、北京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等八家媒体,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回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记者:五年来,您所在媒体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孙玉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分党组成员、副台长):原中央三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直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特别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一年多来,我们在慎海雄台长的指挥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对总台“守正创新,把新媒体新平台建设好运用好”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目标,坚持守正创新,按照“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移动优先”原则,强化技术引领,深化融合发展,积极构建“5G+4K+AI”的全新战略格局,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是坚持以融媒体手段创新主题主线宣传,以总台“头条工程”为引领,推动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以领袖的高度就是宣传报道追求的高度为标准,建立“头条工程”策划统筹机制,全台各传播平台首页首屏头条同频共振、集中发力,推动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精心打造《传习录》《平“语”近人》《时政新闻眼》等视音频节目和融媒体产品。创新培育“央视快评”“国际锐评”“玉渊谭天”等评论言论和自媒体品牌。制作推出《窑洞里的读书人》《习近平和母亲》等一大批爆款又走心的时政微视频。这些精品内容通过总台新媒体“一键触发”机制,在总台旗下重点新媒体矩阵传播、联动推送,传播效应明显。《国际锐评: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内容登上微博即时热搜榜榜首,阅读量超过2.5亿次。
 
二是强化技术引领,积极应用“5G+4K+AI”新技术推动内容创新。新型主流媒体是以新技术为驱动力的,为此,我们坚持将新技术应用作为总台内容产品创新的新引擎,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公司合作建设了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设立了5G媒体应用实验室,总台下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并在今年春晚、两会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及北京世园会报道中实现了5G+4K、5G+VR的全流程、全要素制播,产生了广泛影响。
 
我们还开播了国内首个超高清上星频道CCTV-4K,对2019年两会、春晚、中国网球公开赛等重大时政新闻和重大文体活动进行4K直播,为观众带来影院级视听享受。CCTV-4K频道已实现触达观众2.48亿。我们还联合工信部、广电总局共同发布了我国首部超高清产业行动方案。这些都将对未来内容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三是加强资源整合,着力形成重大宣传报道全媒体传播和重大活动的承办能力。总台成立以来,根据慎海雄台长的要求,我们把融合理念贯穿于节目制播全过程,发挥统筹谋划一体化机制作用,整合频道、频率和各新媒体平台资源,做到重大报道中指令统一、资源统一、标识统一,实现“1+1+1>3”的整合传播效果。我们先是在《新闻联播》中启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席播音员郑岚进行配音,开启三台业务融合第一步,并在随后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实现三台首次统一标识呼号,首次同屏集中亮相。围绕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进博会、2019年全国两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活动,开展了分阶段、多平台、立体化的矩阵传播,在互联网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引发“现象级”传播,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亚洲文化嘉年华》新媒体话题累计阅读量破6.5亿,网络移动直播累计观看量达652万。
 
总台旗下新媒体平台影响力因此持续提升。截至2019年2月,央视新闻新媒体全平台累计用户数近4亿,央视网多终端月度覆盖用户达14.6亿,央广网全平台累计覆盖用户3.2亿,国广多语种社交账号粉丝总量1.4亿。总台IPTV总平台用户数达1.05亿,成为全球最大的IPTV平台。
 
四是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新设立三个融合发展机构,实现一体化运行、结构性融合。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则,加快推动深度融合、优势集聚、资源共享,着眼产生化学反应,稳妥有序推进总台组建这项重大政治任务,新设立融合发展中心、新闻新媒体中心、视频新媒体中心三个媒体融合发展机构。建设总台新闻节目素材共享池,推进新闻一体化协同生产,加快实现原中央三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服务共享融通。
 
记者:这期间曾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所在媒体是怎样克服的?
 
孙玉胜: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照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开展调研的实际情况,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管好用好互联网,成为新形势下掌握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当前,我们的新媒体新平台建设和运用还跟不上履行使命任务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现有新媒体平台“小、散、滥”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不少同志媒体工作思维还习惯于传统媒体的理念、思路、做法,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二是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产品的规划和生产方式仍从自身既有的内容出发,缺乏用户思维、用户意识,对于用户痛点的准确把握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创新表达方式。
 
三是适应互联网竞争环境和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亟需打破传统广播电视的形态束缚,快速占领互联网主阵地。我国传统媒体还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的企业化机制还难以实现,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难以引进,战略性投资难以引入,高效率的激励性机制难以实施,进而导致难以与互联网巨头平等竞争,难以真正按照用户需求和互联网发展规律来打造更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产品。
 
四是现有媒体运营模式尚未成功应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挑战,亟待创新探索“内容+服务”新模式。传统业务模式增长乏力,新兴业务模式仍不稳定,在跨界转型、融合创新能力、新技术导入与应用上还亟待提高。
 
面对困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总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最嘹亮的主旋律、最昂扬的精气神。总台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着力打造时政短视频、评论言论等融媒体品牌产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唱响新时代最强音,初步彰显了总台作为党的宣传舆论主阵地的能级。
 
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5G技术发展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我们依托总台“5G+4K+AI”的全新战略格局,加快建设以“央视频”为代表的5G新媒体旗舰平台,进一步创新节目形态、丰富分发手段、优化用户体验,加速总台的全面转型升级与创新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调研,加大创新研发应用转化力度,加快推动总台制播体系全链条向4K超高清升级换代,成功开展京沪之间5G+8K信号传输测试。完善技术管理和人才培养体系,启动大规模新媒体人才招聘,开设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联合实验,努力让总台成为尖端技术和创新人才的聚集地。
 
三是完善制度设计,建设加油鼓劲的正向奖励激励体系。在总台机构组建过程中,我们打通人才流动梗阻,建立了选调机制,鼓励原三台员工“二次选择”,盘活人力资源存量,释放创新活力。我们进一步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推动总台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营造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人人自豪的干事创业氛围。
 
记者:经过这五年,对媒体融合发展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孙玉胜:总台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创新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紧紧抓住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勇挑重任,不断强化技术创新。
 
记者:下一步,您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孙玉胜:未来,我们要继续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把握方向要求,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以新媒体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致敬新时代。
 
第一,聚焦主题主线,坚持创新为要,以“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的干劲拥抱传播变革,不断推出受众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新媒体产品。要海阔天空去想,脚踏实地去干,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内容品质,牢牢掌握媒体变革的主动权、主导权。要精心培育总台新媒体评论言论和自媒体品牌。要转变思维创新表达,努力打造更多让人眼前一亮、闻之一振、爱不释手的新媒体产品。
 
第二,强化技术引领,全面推进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建设。全方位加快融合发展步伐,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全面提高引领能力。积极构建“5G+4K+AI”全新战略格局,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上线以“央视频”为品牌、短视频为主打的视听新媒体旗舰。通过建立台内账号积分体系,集全台各频道、频率乃至每位员工之力,不断提升“央视频”高品质内容的生产能力,共建一个有品质的视频社交媒体。
 
第三,坚持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推动机构改革真正产生“化学反应”,打造总台新媒体旗舰平台。新媒体与频道、频率是总台的一体两翼,要注意与总台频道、频率的有机结合,形成报道合力和传播力,抢占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建设数据中台,推动“云+网+端”全面融合,实现技术平台共享、频道用户共享、数据资源共享、运营资源共享,切实发挥总台资源整合优势。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卜宇
 
记者:五年来,您觉得所在媒体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卜宇(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我们江苏广电总台在媒体融合上做得比较好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打造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支撑平台。2014年,着力谋划媒体融合的基础性云平台,形成了云平台建设的整体构想。2015年利用承接国家课题的契机,将研究成果加以转化和运用,着手建设荔枝云平台。2016年,荔枝云平台正式启用,具备内容汇聚、智能分析、策划组织、融合生产、多元发布、拓展合作六大基本功能,形成了“多来源素材汇聚、多媒体制作生产、多渠道内容发布”的全新生产模式。2018年,中广联合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荔枝云平台进行了技术鉴定,一致认为荔枝云平台走在了全国前列,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荔枝云平台获2018年度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江苏省委宣传部将荔枝云平台确定为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唯一的省级技术支撑平台。
 
二是打造了业内领先的新媒体集群。在巩固提升广播电视传播力影响力的同时,我们不失时机大力度拓展新兴传播渠道,打造了客户端、网站、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集群。2013年,在全国省级广电中较早推出新闻客户端“荔枝新闻”,累计下载用户突破2250万,在省级广电新闻客户端中居于前列,在新媒体领域发出了更强的声音。2017年,“我苏网”、“我苏”客户端全新上线,打造展示江苏、感知江苏的又一综合网络平台,下载用户突破250万。2017年,网络直播品牌“荔直播”上线,总点击量突破60亿,进入省级广电移动直播前列。
 
记者:这期间曾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所在媒体是怎样克服的?
 
卜宇:最难的是理念问题。最怕的就是不按照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去谋划新媒体。传统媒体人的理念、经验,在新媒体领域可能会成为负担和阻碍。而要扭转原来的理念、思维,要有很大的力度。其次就是体制机制。原来的体制机制不是按照媒体融合的理念设计的,单打独斗是常态,协同协作、融合发展的意识不强。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鼓励创新。我们提出,“宁愿在创新的过程中犯一点错误,也不能犯不创新的错误”。我们突出全方位创新,从内容、表达、呈现、包装,乃至主持人播报方式,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大力度改变。我们强调融合创新,要求广播电视记者不仅要带回广播电视稿件,还要带回新媒体产品,有的稿件是只发新媒体,不发传统媒体。为了鼓励记者主动向新媒体平台发稿、发好稿,我们加大新媒体发稿的考核力度,新媒体发稿权重不能低于绩效薪酬总额的30%,同时谁发、谁没发,点击量情况,都及时公布。我们提出,“要让不写、不会写新媒体稿件的人‘边缘化’,不然平台就会被‘边缘化’”。我们还充分发挥年轻人在媒体融合中的生力军作用。我们认为,“新媒体内容做得好不好,看新媒体团队平均年龄多大。”我们的新媒体团队近200人,平均年龄27岁左右,我们充分发挥80、90后互联网“原住民”的作用,把创新创意放得开开的,让他们跳出老框框,用创新的方式来提升新媒体传播效果,同时又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把关人的作用,确保方向导向把得牢牢的,取得了较好成效。如融媒体产品《不忘历史 矢志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网页设计一等奖。二是调整组织架构。组建融媒体新闻中心,实现电视新闻、广播新闻、新媒体新闻一体化运营,推动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向一体化的融合生产模式转型。建立融媒体调度指挥中心,于十九大召开期间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全台新闻报道工作的指挥中枢和“大脑”。架构调整有力推动全台新闻报道从“几张皮”转变为“一盘棋”,形成了融合传播的新格局。
 
记者:经过这五年,您对媒体融合发展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卜宇: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我们有几点体会比较深:
 
一是准确把握推进媒体融合的目标和底线。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我们推进媒体融合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传播主流声音,壮大主流舆论,发挥好引领引导作用。
 
媒体融合要有平台意识。在新媒体的平台上,由我们自己做的内容只占一部分,更多的要通过网民来生产、来分享。在我们主导的互联网平台上,一定要强化导向意识和把关意识,“主心骨”始终不能动摇,动作不能变形,传播的内容不能出现问题,不能给错误的思想言论提供空间,更不能增加杂音噪音。我们应当适应而不是迎合用户需求,不能唯流量、唯点击量,不能为吸引眼球往低俗、庸俗、出格、泛娱乐化的路上走。主流媒体在推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运营新媒体的过程中,一样要体现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我们的新媒体内容一样要增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光明美好。
 
当然我们要看到,媒体融合投入巨大,没有产业支持,很难形成规模形成影响,也难以持续发展。作为主流媒体,我们不应采取剑走偏锋、突破底线的方式,去吸引眼球赢得产业发展。我们要想办法通过内容优势、品质优势赢取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促进媒体融合正常运转、良性循环,更好地发挥引领引导作用。
 
二是正确处理巩固传统阵地和拓展新兴阵地的关系。
 
我们必须适应环境和受众的变化,两个层面发力,一方面改造广播电视节目,进一步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影响力,把传统平台做到位、做到极致,遏制“边缘化”趋势,另一方面大力度拓展新兴阵地,扩大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在新媒体领域发出我们的最强音。
 
传统的广播电视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不能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来对待。实际上,如果传统平台的理念不更新,还是沿用老套路,创新创意不足,这样的团队也很难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产品。我们必须适应受众的需求变化,用媒体融合的理念去创新提升传统平台的影响力,同时又用媒体融合的理念去做新媒体产品特别是移动端产品,两个阵地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增强主流媒体的整体传播力和复合影响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三是周密谋划应该做、又有条件做的事情。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媒体融合,态度要坚决,措施要有力,想透了、看准了、下决心做的事情要一着不让。同时也要看到,新媒体领域本身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要周密、稳妥地推进媒体融合,做好顶层设计,从全局角度考虑整体安排。
 
新媒体领域可以做的业务非常多,我们必须考虑清楚: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有条件做什么?要立足自身、立足当下,把我们应做又能做的事情先做到位。要围绕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排兵布阵,选择我们必须做、又有资源支撑的业务作为主攻方向,找准项目,下足功夫,力争实现重点突破。
 
记者:下一步,您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卜宇:一是继续完善优化荔枝云平台。更好地发挥荔枝云平台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集成效应,推动总台新闻报道和内容生产的全面云化。同时全面助力我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今年完成首批28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系统建设,2020年完成全省63家技术系统建设,打造新思想的传播主阵地。
 
二是做强做优“荔枝”“我苏”两网两端。“荔枝新闻”全面发力,打破区域限制,深入实施全国战略,力争用户数迈上新量级,影响力再上新台阶。“我苏”深耕江苏,努力成为各设区市和都市圈主力传播平台,扩大对市县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打响“荔枝特报”和“我苏特报”两个产品品牌,突出原创、深度、权威、有引导力、有影响力。“荔枝特报”全国布局,兼顾海外,聚焦全国性重大事件、热点新闻;“我苏特报”关注江苏,挖掘我省典型经验,聚焦省内重大事件,为荔枝新闻和我苏客户端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强化平台意识,让更多的网友到我们的新媒体平台上来参与互动、交流分享,进一步提升平台的人气和影响力,成为传播主阵地。
 
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对照“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要求,全面梳理完善融媒体新闻中心策采编播流程、资源共享方式、人员统筹调度、考评考核机制,真正实现融合质变、产生一体效能。加强调度指挥中心的“中枢”“大脑”功能,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采写团队、编辑团队、评论团队、技术团队、传播平台之间要建立健全协同协作机制,从单兵作战转化为协同作战,将热点事件、重大事件挖掘到位、传播到位、引导到位。
 
湖南日报社
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总编辑颜斌
 
记者:五年来,您觉得所在媒体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颜斌(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总编辑):作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确定的媒体融合改革实践核心单位,湖南日报社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移动优先”为基石、以“中央厨房”建设为龙头、以全媒人才培养为支点、以采编发流程再造为突破,“知行合一”,全面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初步建成基于新型传播体系的“四全媒体”集团。
 
由一个以日和周为传播周期的传统媒体集团,升级为一个新闻生产全时间参与、全空间介入、全角度传播的全程媒体集团。湖南日报社拥有《湖南日报》等10家纸媒和2家新闻门户网站,以及2015年8月15日上线的新湖南客户端和2017年全面推进的“新湖南云”。由一份拥有70年历史、发行35万份的传统报纸,转型升级为一个覆盖4000万用户的全省主流新媒体生态平台。2017年,新湖南客户端荣获湖南省首届“文化创新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新闻客户端。2019年7月,《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榜中,湖南日报位列地方党报融合传播力第五、新湖南客户端位列党报自有APP渠道传播力第七。
 
由一个以图文为主要表达形式的平面媒体集团,升级为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呈现方式更加立体的全息媒体集团。湖南日报社坚持将技术作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驱动引擎,激活新闻生产创造力。以“新湖南”为龙头,目前报社每天组织生产的图文、音频、视频、VR、H5、互动程序、大数据直接导入等多媒体新闻产品1500多条,生产效能提高10倍以上。记者由单一的“笔杆子”成长为全能型“新闻战士”、“主流网红”,“敏坚会客室”“小苏带你看两会”“柳小Q脱口秀”“小恒‘厅’说”等多档网络视听节目成为“网红专栏”,一些单篇作品点击量达百万人次。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湖南日报社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其中,新湖南客户端的《湖湘英烈》栏目以及与华声在线共同打造的《十八洞村的19张笑脸》融媒体专题获二等奖。
 
由一个以自我原创为主的单向传播媒体集团,升级为统合机构媒体与自媒体内容生产的全员媒体集团。湖南日报社为入驻“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的合作伙伴提供“一频一端一厨”服务,即在新湖南客户端上开设一个专属频道,生成一个可在电子市场单独下载的独立客户端,提供一个集策采编播功能一体化的“融媒小厨”技术系统。目前已吸纳168个省直、市州、区县及全省高校和大型企业等各级各类融媒体中心加入全省主流媒体生态平台进行发布、沟通和交互。同时,“新湖南号”也已聚合各类自媒体127个。“新湖南云”获评中国报业协会颁发的“媒体融合创新项目一等奖”、“2018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创新奖”、“2017—2018年度中国报业技术产品(项目)优秀奖”、“2017—2018中国十佳融媒体中心”等奖项。另一方面,湖南日报社自有新媒体也积极加入到学习强国平台、今日头条、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与全国网友和媒体平台沟通互动。
 
由一个单一的新闻内容生产者,升级为提供内容、信息、服务与社交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全效媒体集团。自2018年起,湖南日报社代运维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栏目,在《2018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中位列全国省政府门户网站第四,其中“三湘话语”、“答卷”、“政务图解”等特色专栏被评为2018年中国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同时,报社还代运维了“湖南微政务”“这里是湖南”“湖南财政”等10多个省直部门微信公号。它们与新湖南客户端“湘问”频道、《湖南日报内参》、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湖南舆情专报》等联动,共同构建湖南省最大最完善的移动政务办事与舆情服务平台,实现百姓呼声“一键直达”相关职能部门,有效发挥党媒“耳目”功能和桥梁纽带作用。
 
记者:这期间曾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所在媒体是怎样克服的?
 
颜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万物互联时代,互联网媒体新技术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在全面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思想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的“变”与“不变”,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如何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等,湖南日报社用“三个坚持”提纲挈领,整体推进。
 
坚持导向为上。湖南日报社始终坚持党报办的新媒体必须与党报同一底色、同一标准。报社党组领导班子对融合的导向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总编辑是直接责任人,党组其他成员对分管单位和部门的融合导向工作负领导责任。在《湖南日报社新媒体平台服务管理办法》中,新湖南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导向上严格执行党报标准,流程上严格执行“三审制”。
 
坚持移动优先。湖南日报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这一重要论述,将新湖南客户端打造成旗下所有媒体参与融合发展的操作平台和驱动引擎。一度由报社主要领导兼任新媒体中心总编辑;选调业务骨干进入“新湖南”,推行新媒体岗位平均薪酬高于报社人平15%的薪酬新政;与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暨大等高校联办新媒体发展与实务研修班,派出团队脱产进修;统筹安排报社员工到“新湖南”轮岗和培训;湖南日报重大时政报道、突发事件报道、重大舆论引导稿件优先“新湖南”刊发等,形成传统媒体与移动新媒体双轮驱动,整合传播,提升传播力。
 
坚持全面融合。湖南日报社全力探索从“相加”到“相融”路径,实行“虚拟融合”与“实体融合”并进,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快速进化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首先,在“十九大”、全国“两会”、抗洪救灾、高考等重大报道节点,组织日报记者、客户端记者、网站记者和都市报记者全面联动,以虚拟团队合作的模式进行媒体融合练兵;其次,自2017年始,湖南日报社将《湖南日报》14个驻市州分社与华声在线新闻网站市州分站、新湖南市州频道整合为一体,成立14个市州融媒体分社,实现实体融合团队一体化运作,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打破。再次,2019年起,报社全面启动全社组织架构整体融合改革,以报社“融媒体编委会”带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垂直领域“融媒体采编中心”完成融媒体策采编播一体化工作流程。
 
记者:经过这五年,您对媒体融合发展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颜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一项战略任务、系统工程。融合之初,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影响,湖南日报社不可避免地遭遇传统媒体收益大幅下滑、新兴媒体盈利模式不明晰、资金缺口急剧增大等重重困难,以及传统媒体历经数十年沿袭下来的体制机制欠灵活、技术革新与人才引进缺基础少经验等瓶颈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2015年以来,湖南日报社以全面探索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开启媒体融合“破冰”之旅。
 
第一,“顶层设计”突破机制障碍。报社成立由社长、总编辑牵头的最高规格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和编委会成员各领任务,全力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按照“一体策划、整体作战、全面融合”理念,确定“1+N+4”的采编体系组织框架,确立“核心圈、紧密圈、协作圈”并进的“三圈合流”融合路径,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1+N+4”即一个融媒体编委会、N个融媒体采访中心、4个核心发布媒体平台,其中4个核心发布媒体平台指《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新闻网站,《三湘都市报》。“三圈合流”融合路径分三条主线推进:第一,《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新闻网站先行深度融合,人员全面打通,同工同酬,统一权责、统一调度、统一考核,形成核心圈;第二,三湘都市报、大众卫生报、文萃报、科教新报、金鹰报、法制周报和大湘菜报等,全面参与融合,相关人员加入各融媒体垂直报道中心,形成紧密圈;第三,以“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吸纳省直、市州、区县和全省高校、企业等融媒体中心组成协同圈全面参与到湖南省主流媒体融合事业中来。
 
第二,以人为本打破用人“惯性”。湖南日报社是湖南省委宣传部采编播管岗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报社打破“论资排辈”“唯学历论”“唯职称论”等“惯性”现象,注重多维度多层面选拔使用人才。组织全员开展“头脑风暴”,让新时代媒体融合理念、互联网思维模式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让员工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省直新闻单位采编播管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结合起来;与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结合起来;与人才引进、全员培训、职业上升通道设计、业绩考察考核、薪酬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把能真抓实干、业务过硬、有新媒体思维的人才选拔出来。
 
第三,扩容升级冲破技术瓶颈。媒体融合本质上是信息技术生产力进步驱动下的生产关系调整。经过三年酝酿与建设,湖南日报社2018年8月整体回迁新湖南大厦时,建成中央厨房物理空间和技术软件系统,以中央厨房为指挥调度中心和采编平台,推动内容生产从传统线性模式向全媒体全终端模式转变,全面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9年起,又以报社中央厨房为基础,扩容升级建成“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目前,“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可承载湖南全省122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运行,可为每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指挥监测中心、策采编发平台、媒体资讯库系统、舆情实时分析系统、直播技术系统、政务数据接口、政务办事入口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软件和云服务。湖南日报社目前已组建120多人技术研发团队,拥有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新湖南客户端、“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等自主知识产权,又引入拓尔思、中科大洋等技术合作伙伴,平台迭代能力强、周期短。
 
记者:下一步,您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颜斌:“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湖南日报社将在坚持“导向为上”“内容为芯”的前提下,着力“拥抱新技术,建设智媒体”,在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发力,不断壮大技术研发团队,加强与国家级互联网科研力量深度合作,将新技术高效运用到新媒体信息内容的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等环节中,推动短视频、AR、VR成为内容新常态,注重MR视频创新和运用,力争实现从资讯生产和传播的起点到终点都赋予人工智能基因和数据驱动力量,建成“媒体+政务+服务”信息生态枢纽平台,全面提高舆论引导的精确制导能力,打造传媒产业新的增长点。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杨清蒲
 
记者:五年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杨清蒲(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广州日报创办于1952年,拥有1张主报、15张系列报、5份杂志和1个网站,它是全国成立的第一家报业集团,其控股的粤传媒是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的地方党报之一,品牌价值达450.75亿元。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在中央、省、市的领导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改革创新精神,着力推进去产能、降成本,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媒体融合发展平台,着力构建“新闻+服务”运营模式,实现了将主力军转向主战场,实现了纸媒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在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党报传播力报告中,广州日报连续3年位居地方党报第一名。
 
记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杨清蒲:在纸媒时代广州日报创造过辉煌的业绩。这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在推进媒体融合中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体制机制的障碍,以纸媒为中心的体制机制严重制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广州日报的经营模式不同于一般地方党报,它是以商业广告为主要收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商业模式难以为继,如何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因此,广州日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既有一般党报的共性问题,也有其自身的困难和巨大压力。
 
记者:您所在媒体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杨清蒲: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广州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城市,敢为人先、开放包容是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我们继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进行自我革命。第一,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第二,坚持推进传统媒体产业供给侧改革,实现集约瘦身。我们推进了印刷厂两厂合并,削减产能。对发行公司进行改革,优化站点布局,优化发行队伍,降低成本。对所属系列报刊进行整合,将10多家系列报、刊、网集合成4个板块,集约发展。第三,紧紧抓住体制机制改革这个牛鼻子,着力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激发内生动力。我们进行了四个层面的改革。一是改革采编考核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既考核发稿量,更考核传播效果,取得了明显效果。考核试行的第一个月,客户端原创稿件增长30%,平均阅读量增长25%,爆款产品增长了一倍,此后传播力指数不断有新的提升。二是扎实推进机构改革。设立了全媒体编辑中心,实现纸媒和新媒体编辑一体化管理;设立了全媒体传播中心,组建了10多个垂直产品团队。三是着力打造市级融媒体平台,整合相关资讯和服务功能,打造以服务为特色的城市融媒体平台。四是重构新闻+服务的运营模式,打通新闻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集团下属的微社区E家通已覆盖全市120多个街镇,提供党建服务、文明实践、社区服务等项目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五年来,您对媒体融合发展最深的体会是什么?下一步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杨清蒲:媒体融合改革是决定传统媒体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媒体融合必须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有效配置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必须坚持一体化发展,做到一支队伍、两个平台,实现纸媒与新媒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此涨彼涨;必须在“新闻+服务”上下功夫,打通新闻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技术引领上下功夫,以先进适用的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着力做强做大微社区E家通,着力发挥市区融媒体中心平台功能作用,努力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东方网
东方网总裁、总编辑徐世平
 
记者:五年来,您觉得所在媒体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徐世平(东方网总裁、总编辑):五年来,东方网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引领,始终坚持拥抱资本市场,始终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始终坚持推进媒体融合,建立并完善了新媒体传播体系、政务服务体系、社区分送传播体系和安全运维服务体系,实现了传播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的有效突破。
 
从传播力、影响力看,目前,东方网日均浏览量超过3.8亿,日均活跃用户6000万,月覆盖用户超过3亿。截至2019年7月,东方网Alexa日均全球排名为165位。艾瑞最新发布的PC Web指数,东方网位居新闻资讯类榜首。
 
从经营状况看,东方网成立以来,所有财务年度均实现盈利。东方网成立之初注册资本6亿元。目前,东方网总资产48亿元,净资产27亿元。
 
东方网连续7年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这个榜单综合考虑了企业规模、盈利、创新、成长性、影响力和社会责任等6大维度的8类核心指标。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百度位列榜单前3名。东方网是百强企业中唯一的地方新闻网站。
 
记者:这期间曾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所在媒体是怎样克服的?
 
徐世平:互联网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依靠技术进步,再由技术进步驱动产品创新,产品创新颠覆市场格局。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崛起,从根本上来说都遵循这一路径。
 
我们搞媒体融合,不可能走一条有异于互联网行业普遍规律的道路。因此,生产方式也好,中央厨房也好,盈利模式也好,技术是重要的驱动力。
 
但是,技术又恰恰是传统媒体的短板。这五年,东方网曾经遇到的最大困难也在于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
 
我们认为,不重视技术创新,只能采用生产效率更为低下的人海战术,后者比前者的机会成本、时间成本更加高昂。理清这本账,战略上就会清晰。
 
2015年开始,我们一直在跟踪技术的潮流和方向,并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信息采集、编辑、审核、分发的内容生产全流程中,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以用户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深度挖掘用户兴趣点,有针对性地推送特色资讯,实现信息和广告的精准传播。
 
这几年来,我们技术团队规模上升了三倍,技术人员增加到600多人。我们还不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仅2018年,我们在自有核心技术方面就投了2.56亿元。
 
2018年,我们承建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官方网站和10个子系统,为进博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良好的网络运维保障。我们深度参与了上海市区两级融媒体平台建设。上海首批挂牌的10个区融媒体中心已入驻市级融媒体平台。
 
今年年初,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东方网的发展目标:打造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新闻+政府+服务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我们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自有核心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为自身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力量,加大对技术项目的并购。目前,我们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特别是人工智能应用层的项目。
 
记者:经过这五年,您对媒体融合发展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徐世平:五年来,传统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媒体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我们认为,应在战略布局、盈利模式、技术创新和对接资本等方面,大胆探索,实现媒体融合的实质性突破。
 
第一,站在战略布局的高度,强调资源配置,形成整体合力。媒体融合的基本思路,就是建设新型集团性质的融合体,打通不同载体之间的信息渠道,集中各类资源,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二,培育新型商业模式,摆脱财政补贴依赖,提升媒体内容变现能力。只有形成了持续盈利的能力,转型融合才谈得上成功。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支持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应改变单纯财政补贴,建议采取市场化的模式,鼓励媒体积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减少外包依赖,培育“落地消化能力”出众的技术队伍。通过技术赋能媒体,推动媒体融合,打造融合产品是东方网在融合实践中获得的重要经验。在融合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在这个时代,随着IPv6及5G技术的应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信息传播融合才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框架和新未来。我们特别反对单纯依赖商业网站巨头进行所谓的媒体融合。
 
第四,强化资本意识,主动对接市场,改变行政化思维,增强市场竞争力。资本和技术是推进媒体转型的“双轮双驱”。面对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建立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目标,应充分借助资本市场。
 
记者:下一步,您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徐世平:首先,还是要抓住信息技术革命这个机遇,将技术引领和创新,放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首要位置或者说基础性位置去考虑。人机协同是媒体融合的新趋势,人工智能成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技术。媒体必须看到这个大趋势,把人工智能放在媒体创新战略的重要位置。
 
除了人工智能技术,要对5G技术高度重视。5G跟人工智能的结合,会给媒体提供更多的创新和提升生产力的机会。云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联网无人机、无线家庭娱乐、社交网络、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5G的主要应用场景均与传媒业关系密切。可以预见, 5G网络将为传媒业创新产品形态、优化用户体验带来更多可能。
 
第二,要坚持内容建设这个根本。要重视长尾阅读,更要强化头部内容,努力做到凡有新闻发生,要在现场;凡有热点发生,要有声音;凡有重大变化,要会解读。
 
要强化内容运营能力。如果要用一句话解释运营是做什么的,我认为运营就是去做连接的,把内容和用户连接起来,把内容和渠道连接起来,所有的内容都是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去制造、分享、传播和接受这些信息,简而言之,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中来,连接人和人、连接人和信息、连接人和社会。
 
还要打造新型移动平台。东方网正对新闻客户端进行改造,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换流程,坚决摒弃PC思维,树立全员转型的观念,将移动端作为东方网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主战场,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第三,要发挥资本的强大驱动力。资本和技术是推进媒体转型的双轮双驱。媒体融合要闯过深水区,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的驱动力至少包括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倒逼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以往的机关思维惯性。二是倒逼分配机制改革,改变传统的用人体制和分配制度。三是提高资金的决策和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

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总监青峰
 
记者:五年来,您觉得所在媒体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青峰(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总监):就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而言,适合自身媒体特点的全媒体架构雏形初现,媒体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融合传播实现了从听众到观众到用户的跨越。经过五年实践,对于推动媒体融合的信心更足了,办法更多了,效果更好了。
 
(一)为什么说信心更足了?因为,从新媒体数据上让我们看到了用户对河南交通广播媒体融合的认可。
 
截止今年8月,河南交通广播的交广领航APP用户下载量达到350万次、注册用户数60万人,同类细分行业国内排名位居前列;官方微信用户超过92万,微博粉丝 674万,都在全省第一阵营。从第三方评价来看,人民网研究院发布《2018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河南交通广播位列“全国广播百强榜”第二位,连续多年跻身国内第一梯队。
 
(二)为什么说办法更多了?因为,我们多年的实践中,从移动互联网企业学到了很多媒体行业以前没有的工作思路。
 
比如说我们在研究一项新产品、新应用,也是学着用“需求导向、小步快跑、敏捷开发、快速迭代”这样的产品研发理念去尝试创新。从“为用户解决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难题”出发,不论是文化创意产品还是商业实体产品,各创业单元通过子微信、微博矩阵与用户进行数据交换,为河南交通广播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方向。以阳光美食团为例,从满足用户对于美食的品质、信誉需求出发,节目和子微信、微博,链接起包含用户、餐馆、线下活动、会展、美食自驾等本地美食生态圈,并转化成商业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交广领航APP开发了用户数据实时分析系统,通过用户登录时间、在线时长、跳转记录、搜索内容等数据指标,可以初步实现关于人群、兴趣、行为习惯的分析,构建用户画像。依托这一系统,我们可以更精准、有效地进行更多媒体产品的研发。
 
(三)为什么说效果更好了?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价值,二是市场价值。
 
1.社会价值。融合过程当中,我们的体会就是:媒体还是要从扛起服务社会的责任,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方向去努力。
 
拿我们打造的一档媒体创新节目《全媒体直播早高峰》来说, 2016年我们整合省内交通、交警、高速、市政等视频监控资源,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途径开创全国首个常态移动视频直播节目,从此,全省1万多个高速、市区道路监控摄像头,以及“交广号”直升机、无人机、采访车、记者手持终端等采集到的道路实时视频动态,得以通过河南交通广播全媒体平台编排、传播。《全媒体直播早高峰》与广播端早高峰节目无缝衔接,尤其应急突发新闻,我们实时调度全媒体采编播力量,与新闻事件发展同步实现文字、图片、短视频的灵活融入,受众可同步通过广播直播节目和官博、官微、交广领航APP参与评论、报料等互动。使百姓更直观了解路面状况,及时避堵提高出行效率,同时多渠道、全方位掌握突发事件进度,避免因信息缺失产生误解,引发舆情。截止目前,《全媒体直播早高峰》在河南交通广播官方微博累计阅读量已超过2000万。2019年6月,《全媒体直播早高峰》荣获河南省政府新闻奖新媒体品牌栏目的一等奖。节目以服务移动出行人群为中心,特色鲜明、服务性强,在打造融媒体产品方面敢于创新实践,为广播在移动直播领域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积蓄了专业力量。
 
2.市场价值。我们努力的策略是:对标移动互联网公司,解决车主消费痛点。同时,引入资本,让投资方、消费者用脚投票,倒逼交广车生活服务平台不断创新。
 
以我们交广领航APP为平台打造的“交广车生活服务平台”为例。我们这几年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不断试错的体会就是:做小才能做大,做准才能做强。目前,“交广车生活服务平台”已经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媒体类型的创业公司雏形,上线了交广洗车、交广审车、证牌补换,交广养车等业务。交广领航APP用户增速稳步提升。交广领航车服务板块,已经实现了在线下单洗车、保养、审车、证牌补换、违章查询,在线实时互动,路况信息导航等服务。
 
交广领航APP已经完成900万Pre-A融资,市场估值已达到7500万。资本的介入,对我们在公司治理、资金使用、项目论证、业务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形成不小的压力,但同时,这也是交广移动互联网转型接受市场洗礼的必有过程。我们预计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建成汽车、旅游、美食、突发新闻媒体生态圈,逐步形成交通广播媒体创业创新的样本。
 
记者:这期间曾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所在媒体是怎样克服的?
 
青峰:最大的困难,还是融合的战略选择和执行定力问题。没有战略,就没有方向;没有定力,就会随波逐流,也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在这个风口频换的时代,有太多新技术、新形式的诱惑刺激,如果搞不清自己的主体目标,可能不光是失去机会和时间,也会无法让团队在细分领域扎根,最终失去团队,失去信心。这两个问题很难说哪家媒体已经摆脱,所以,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可能永远都还是在路上。
 
河南交通广播的探索尝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跨界学习。比如我们在2016年去了青岛海尔学习,回来后,开始尝试频率移动互联网企业转型。从垂直细分领域发力,逐步构建媒体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近期鼓励内部一些市场认可度高的节目、栏目、项目,去和用户深度互动,逐步选育出垂直应用项目,比如阳光美食团、美丽河南。远期以垂直应用项目为基础产品,以交广领航APP为平台,构建起自主、可控、市场认可的生态级企业平台;另一方面,多找外援。近些年,交通广播保持与人民网、今日头条、BAT总部、北大人大等院校研究机构联络,在外援的支持下,把握移动互联网风口快速变换的脉搏。例如,我们正在开发的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立运营的道路视频监控系统。我们计划就是:先满足交通广播全媒体节目需要,然后逐步升级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还有汽车UP实力榜、优放音乐节等等吧,很多创新应用的思路都来自于专家学者和新媒体巨头的启发和支持。
 
记者:经过这五年,您对媒体融合发展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青峰:媒体融合是一次难得的洗牌机遇。一个有着做强欲望和做大能力的区域媒体,完全可能借助内部的体制、机制变革和产品创新,成为特色领域的独角兽而走上全国舞台,这在以前成本是相当高的。另外,对于区域媒体而言,个人认为,过去一家独大的时代一去不返。但在精准细分领域,做成强应用产品、头部媒体,成为细分圈层中的意见领袖,实现在精准细分行业里的关注度、注册量、创收额等指标领先,到现在为止,机会还有很多。
 
记者:下一步,您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青峰:下一步,我们可能会继续在垂直细分领域发力,逐步构建媒体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我们会从河南交通广播实际出发,搭建媒体转型的创业服务平台,逐步向移动互联网企业转型。一是拆掉现有广播内部的部门之分,与报纸、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的介质之分。二是频率管理转型成为服务平台,负责战略统筹、横向联络和后勤保障,少管、多理。三是把对用户有实际服务价值的节目、项目升级为创业创新单元,形成蜂窝式的事业部、项目组,负责生产媒体产品。最终,把广播频率颠覆成平台,听众颠覆成用户,员工颠覆成执行者、创业者、合伙人,激发河南交通广播的创新活力。
 
河北交通广播
河北交通广播总监边宇峰
 
记者:五年来,您觉得所在媒体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边宇峰(河北交通广播总监):五年来的运营实践,几乎每天都在强化提升着我们对融合传播的认知。本着内容和渠道并重的原则,我们在继续夯实传统广播媒体“责任媒体、爱心广播”品牌四力的基础上,充分开掘新媒体传播空间,目前,对内已基本形成以频率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号为主打,同时联动“今日头条号”、“百度百家号”、“腾讯企鹅号”、“阿里大鱼号”、“抖音号”等多平台的频率自有微矩阵;对外则通过资源置换、互为宣推等方式,借助总台新媒体技术力量支持及优质社会研发机构,实现了网络电台、客户端、小程序、视频直播等全网传播的初步融合。
 
截止2019年6月30日,河北交通广播官方微信用户数总量为235万+(五年前这个数字是30万+),成为本地媒体用户总量第一大号,稳居全国微信公众号排行榜500强;官方微博粉丝量43万+,日均阅读量12万+;2019年上半年策划的两个融合传播爆款产品(3月1日推出的《开学第一课:新学期,平安行》和5月31日推出的《网络清朗、伴我成长,一堂有趣的网络普法课》)全网合计点击率达1000多万人次,并创下日均增粉20万+的新纪录;此外,蜻蜓FM电台收藏人数位列全国交通广播前五;通过“992及时帮”小程序带动总台自有“即听”网络电台收听人数200%的增长;992公益救援“一键帮”APP注册志愿者达3000多人,24小时为路上困难人群服务,年均完成车辆对火、换胎、拖车等及时帮忙服务上万人次,为频率公益爱心品牌网络传播带来新活力!
 
记者:这期间曾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所在媒体是怎样克服的?
 
边宇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专业人才短缺是最突出的问题,早期新媒体采编人员均为兼职,都是边学边干,自我加压。后期逐渐将新媒体运维团队单列,管理层面有意识健全机制保障,考核倾斜,引导鼓励。
 
新媒体技术迭代和设备更新较快,对媒体投入实力要求较高,对于体量较小的广播媒体来说,只能根据经验增强预判准确性,力争抢先一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如喊红包、无人机、H5开发等)
 
随着版权保护意识的加深,最近几年微信图文推送中出现版权纠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增强自身原创能力与加大版权购买投入的同时,急盼省级乃至国家层面聚合公共媒体资源打造全员互惠互利共享平台。
 
记者:经过这五年,您对媒体融合发展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边宇峰:习总书记说“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此,做足做好“受众生成”是我们五年来始终如一的追求,要知道信息在哪里,用户在哪里,更要知道用户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以人为本”的融合传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习总书记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五年来,我们的实践就充分印证了兼容并蓄、淬砺致臻的道理。融合传播不是内容搬家,不是喜新厌旧,新媒体渠道跑马圈地,只是为了更加充分和高效地释放传统媒体的优势和长处,必须要承认,任何时候传统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面对自身的短板就有理由抱残守缺、裹足不前。
 
习总书记还强调“导向为魂、移动优先、内容为王”“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网络时代,渠道不再稀缺,大家都在说的时候为什么要听你的?主流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观点、情感、趣味是否足够丰富、准确、中肯、高端,直接决定了受众的好恶和去留,因此作为主流媒体既要有所坚守,还要技高一筹。
 
记者:下一步,您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边宇峰:巩固既有优势,深耕既有领地;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全员全媒体转型;依托技术进步,打造智慧广播。
 
北京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
北京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晨
 
记者:五年来,您觉得所在媒体融合发展最突出的成绩是什么?
 
赵晨(北京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五年来,特别是从2018年3月开始,延庆区启动融媒体中心改革之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融媒体中心建设列为冬奥世园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提升地区党媒新闻生产能力,讲好延庆故事、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区委书记、区长担任融媒体中心改革领导小组双组长,全程参与统筹谋划,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重点难点问题合力攻关。经过99天艰苦奋战,新媒体平台从无到有,建成国内首家“广电+报业”模式的“中央厨房”。2018年6月16日,延庆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成为一个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两微一抖”共融交汇的全媒体阵地。2019年4月27日,融媒体中心新址建设并投入使用,全面满足中央厨房指挥调度、新媒体产品生产及冬奥世园媒体城市采访的接待服务需求。一年多来,“一室五部”的组织机构运转良好,策采编发流程持续优化,新闻生产能力大幅跃升,“事业+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全媒体人才队伍历练成长,改革创新的劲头越来越足。
 
记者:这期间曾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所在媒体是怎样克服的?
 
赵晨:主要还是观念问题,观念通了,人的思想顺了,媒体融合发展也就进入了快车道。大家对于“强化互联网思维”“移动优先”,“主力军进入主战场”等先进的媒体融合理念开始理解不深刻。总体来说,无论是我们原有的报纸、还是广播电视都还未完全适应媒体融合的竞争环境,由于没有新媒体阵地,所以更谈不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是从邀请国内知名融媒体改革专家对融媒体改革的潮流、趋势和路径给与讲解和辅导。其次,多次派出考察团奔赴浙江长兴、河南项城、江苏太仓、湖南长沙等地取经。第三、我们补齐新媒体短板,集聚后发优势,合作打造新媒体孵化基地,全员发动参与新媒体产品制作,打造融媒体宣传矩阵。
 
记者:经过这五年,您对媒体融合发展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赵晨: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当今世界,技术革新一日千里,信息化加速发展,延庆作为2019北京世园会和2022年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受到国内外媒体和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如果自身的媒体改革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肯定会被时代抛弃。审视当下,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重塑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赋予了媒体新的时代内涵和发展空间。如果我们还继续坐而论道、踟蹰不前,必然错失良机,只有真正做到起而行之、主动迎战方能赢得未来。
 
记者:下一步,您所在媒体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将放在哪里?
 
赵晨:目前,延庆融媒体改革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深化改革阶段。目前的着力点有两个:北京延庆APP建设和“事业+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完成了二期新址(辰龙国际4800平米)的建设并投入了使用,将完成世园会媒体服务接待工作,在实战中锻炼全媒体队伍,深度磨合各项机制,积累赛会服务经验。未来,我们将通过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完成对“事业+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生产力和创造力;通过移动新闻客户端上线运行,打造集新闻服务+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的“互联网+”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新媒体阵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投稿邮箱:ad@allchina.cn



媒体店铺最新动态:



首页新闻
·纽约曼哈顿Midtown Financial 
·吉隆坡时代广场十字路口电子屏 
·吉隆坡Maju Junction交通枢纽中心 
·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区电子广告牌组合 
·纽约时代广场Broadway Plaza数字 
·新加坡乌节大酒店电子屏广告 
·新加坡面积最大的交互式户外电子屏-Ten S 
·新加坡森林大厦墙体电子屏广告 
·巴西圣保罗市中心电子时钟LED高清广告牌 
·巴西圣里约热内卢市中心街头全动态电子广告牌套 
·巴西圣保罗市地铁1、2、3号线路电子屏套装 
·巴西圣保罗地铁中心电梯环形广告组合 
·巴西圣保罗地铁中转处静态灯箱广告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电子屏325块套装 
·伊斯坦布尔机场出发区大尺寸LED电子屏广告 
·伊斯坦布尔机场国内国际到达行李提取处LED屏 
·伦敦希斯罗机场T5航站楼电子屏广告 
·伦敦希思罗机场T3航站楼到达区LED广告屏 
·伦敦希思罗机场T2、T4航站楼到达区行李提取 
·巴西圣保罗瓜鲁柳斯机场T1航站楼到达区行李提 
广告行业资讯
·广告语大全——打造营销神器 
·餐饮广告语——吸引消费者的利器 
·网络资源与电视广告费用相关性研究 
·户外广告行业分析 
·公益广告语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促销活动广告语:如何用短短几句话吸引消费者? 
·广告设计与制作:打造品牌形象的重要环节 
·2023年中国广告行业分析 
·户外广告牌费用一般多少 
·从事广告行业需要会什么 
·亚心论坛——推动中国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汽车网络广告的现状 
·如何写好广告文案 
·每天一个C/C++知识点 
·每天一个C/C++知识点 
·奥迪小满广告视频、平面接连“翻车”,资深广告 
·营销平台升级为磁力引擎,快手凭啥要当短视频社 
·移动互联网广告的新黑马——激励视频 
·全面禁止VS分级制度,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到底怎 
·商家在网络平台发布限时优惠广告,是否属于虚假 
综艺节目最新更新
2021/7/31
芒果捞星闻
2021/7/31
经视观察
2021/7/30
女神说电影
2021/7/30
看我72变之创意少年
2021/7/21
妻子的浪漫旅行
2021/7/6
山东电视台相亲相爱
2021/7/2
厨娘物语
2021/6/18
拜托了煮夫
2021/6/17
口袋舞蹈
2021/6/11
淮秀帮
户外广告资源推荐
·浙江省杭州市公交车车身户外广告位 
·广州天河北中石化大厦屏(全国性) 
·长春市国贸大厦楼体广告牌 
·广东茂名东站出站通道灯箱广告 
·湖南全省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货架/橱窗广告位 
·湖南全省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外墙广告牌 
·北京崇文门搜秀商城屏西向和北向(全国性) 
·南京市建邺区写字楼企业办公区域LED显示屏 
·石家庄新百商圈新百广场屏(全国性) 
·河南郑州郑州地铁全线各站资源地铁灯箱广告 
·江苏省常州市户外公交车身广告 
·江苏省常州市户外公交灯箱 
·深圳地铁4号线LED大屏独家资源,视频+图片 
·全国高端楼盘百叶式拦车道闸媒体广告(全国性) 
·湖南湘潭康星百货 LED 显示屏 
·上海地铁口魔伞设备LCD屏 
·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巴黎春天LED广告牌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东方商厦三面翻广告牌 
·上海地铁广告位(灯箱,看板,LED电子屏,画 
·甘肃省兰州市火车东站LED大屏 
报纸广告资源推荐
·《印度时报》为印度最老、也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 
·德国每日镜报Der Tagesspiegel 
·德国也是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德国图片报简 
·德国发行量最大报纸之一:法兰克福汇报 
·《南德意志报》: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德国时代周报:一份覆盖全德国的德语周报 
·俄罗斯主流报纸广告大全2019 
·俄罗斯报:俄罗斯报界具有权威性的报纸 
·欧洲时报: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日报 
·意大利《欧洲华人报》简介 
杂志广告资源推荐
·土耳其航空机上杂志广告投放 
·汉莎航空杂志广告投放推荐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或电子版)刊登 
·《新知客》杂志简介 
·《健康准妈妈》从婚前到宝贝教育的专业类杂志 
·《女友•校园》《女友• 
·《南都周刊》全国性新闻类杂志 
·《京城一瞥》媒体简介 
·Outside中文版《户外》 
·《东方养生》杂志-海航航机头等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