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八月份,帮助寒门学子圆上大学梦的爱心动员,即“关注贫困生,呼吁社会捐助”是大众媒体的常规报道。近年来,我的“吁捐”新闻帮助多名贫困生找到捐助人,圆了大学梦。与此同时,我的“吁捐”过程也曾遭遇挫折,甚至吃过“闭门羹”。对“吁捐”新闻如何融入人文元素,我认为可归结成一句话:“吁捐”新闻必须出于媒体记者的爱心,在采访及写稿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尺度。 采访有度:别伤害自尊心 我写“吁捐”新闻缘于一个电话。2003年高考前,皮影老艺人沈圣标对我说,如果有贫困大学生结对捐助,算上他一个。此时他已经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上大学,还要预订一个。 因为“非典”,这年6月的高考变得非同寻常,各家新闻媒体均向高考生捧出一组组“爱心报道”。我也采访了一名高分考生,得知她的父亲患绝症花光了她上大学的钱,有可能弃学去打工挣钱。经女生和她母亲同意,我写的报道《这位女状元欲弃学挣“药罐钱”,谁来帮她圆上大学梦》出现在《海宁日报》头版。新闻写得有声有色挺感人,沈圣标打算认捐这个女生,我满心欢喜。不料,该女生的伯父和姨父一块儿找上门来说,女孩虽然家境贫穷,但她有七姑八姨,绝不会袖手旁观任她弃学。他们坚决不要资助,还指责我拿别人的身世作为新闻“卖点”,让他们丢脸。 对此,我觉得无辜也无奈,但还是陷入了深思和检讨。深度挖掘人物故事,通过展示人物故事吸引受众关注是当今媒体善用也常用的一种宣传手法。“吁捐”新闻以贫困生和家庭的感人故事为采访重点,能有效地调动社会爱心人士“善良”的本性,效果非常好。但由于贫困生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不同,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吃苦也不愿意向人求助,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我的“吁捐”新闻遭遇否定,根本原因就是伤害了贫困生的自尊心。 此后,我再采访贫困生时,十分留意捉摸对方的心理,避免再吃“闭门羹”。 报道有度:别把他们挂上道德烤架 2004年8月7日早晨,海宁宾馆总经理华小萍读着当天的《海宁日报》,《患肝病的爸爸停了药,给考上大学的女儿筹学费》的醒目标题窜入她的眼帘,读着读着,她突然觉得这个女孩的名字有点儿熟,便下意识地翻了翻案头的招工报名表,“屠丽佳”,是她。华小萍立即去寻访这位女孩的家,看着母女俩的处境跟报上说的一点不假,这位女老板流泪了。 其实,这个女孩考上的是三本,必须支付高额学费,因为高考时父亲病危,她是流着眼泪参加高考的。《海宁日报》民生版以“爱心伴我上大学”为题,对这个贫寒女孩作了连续的“吁捐”报道,我采写了《一碗咸菜母女俩吃三餐》《她走进宾馆端茶盘》等7篇报道,以细腻的文笔讲述女孩在生活窘境下顽强求学的事迹,通过邻居的讲述,描述她与病父之间的亲情故事,并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讲述,揭示出她淳朴的品质及高尚的人格。 9月19日上午,华小萍将一张6万元的银行存折递到屠丽佳的手中,为这个贫寒女生送上四年大学的全部学费。海宁宾馆还进行了一次捐助仪式,这时候,我突然发觉,在周围的人“骄傲地”看着贫困生在自己的帮助下“自强自立”时,那个女孩却面露难色。一问,她悄悄对我说:“我心里难受,我不知道今后该如何报答……”我明白,她的心头从此挂上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从第二天起,《海宁日报》以“6万元救回一名大学生”“屠丽佳写信感谢好心人”等为题作了现场报道。我考虑到女孩的敏感心理,对资助单位的功利氛围作了淡化处理,目的是别让受助女孩背上感恩的包袱。在报道中,我特别记录下资助人华小萍的话:“一个贫寒女生能考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不管她今后是否回到海宁工作,我们都会尊重她个人意愿的,并希望她不要放弃学业,如果愿意,在寒暑假里可以回来打工,勤工俭学,干一天活,我们照样发给她一天的工资。”此后,湖北襄樊市的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据说原因是那些大学生的“冷漠”,不向资助者写信说一声“谢谢”。读着报道,我在想,为什么好事变成了坏事,“忘恩负义”成了个人助学最大的困惑—这是“吁捐”报道的缘故,还是受助生的“不成器”呢?贫寒女孩屠丽佳会受此影响吗? 几日后,浙江《教育信息报》刊登我的一则“吁捐”新闻后续报道《一位施恩不图报的女老板》,采访随笔《别把贫困生挂上道德烤架》表达了我的思考:“如果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成长,那就应该站在贫困生的立场思考,捐赠者需要的不应是表面的感激,而应是这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贫困生‘悄然’受助,过上自然、平等、有尊严的大学生活,正是‘吁捐’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策划有度:别侵害隐私 这几年,新闻策划泛滥成灾,在“吁捐”新闻的运用中表现为矫情和煽情,媒体记者似乎对私人生活、“花边”新闻更感兴趣,其后果是侵害了受助贫困生的个人隐私。 那么,既要以“贫困”博得好心人的同情而出资助学,又要保护受助贫困生的个人隐私权,大众媒体该如何策划“吁捐”新闻呢? 《海宁日报》有个经典策划案例是2004年的《少年孤儿要上大学》系列策划报道。 起因是一位少年孤儿,一直以最低生活保障金支撑着一个家,由社会资助念完初中、高中。当年,他以510分的高考总分被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正在寻求时机的《海宁日报》民生版编辑抓住由头,与教育口记者一起迅速策划:首先将这位孤儿发愤求学事迹精编成一个长篇报道作了独家披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因为这个低保家庭早就在当地亮相,贫穷已不是他的个人隐私。我在新闻中适当地描述其“穷窘”,并展现他“人穷志不穷”的品格,这与“吁捐”新闻的本意吻合。 不出所料,见报当天就有一位“爱心妈妈”打电话给编辑,表示有意资助这名孤儿。“爱心妈妈”沈阿姨是某企业业主,向我透露了一个愿望:希望认他为“干儿子”。当然,这不是她的资助条件。 策划报道中,我们曾多次遭遇两难选择,比如,高考前,这位学生病了,这无疑是他的个人隐私。另外,沈阿姨认干儿子的事,她也不愿意向外声张。此时,隐私要“不为人知”,而新闻要“广为人知”,这就构成了二者的冲突,权衡之下,我们有意删除了前一个情节,对后一情节则作了巧妙的淡化处理。我想,“吁捐”新闻的本意是关怀弱者,对此真实情况的有意隐瞒是理性和恰当的。 “吁捐”新闻是民生报道,其切入点要向人集中,因为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事实的主体都是人;而人的形象、人的故事和人的喜怒哀乐几乎总是受众心理上的敏感区,很容易步入个人隐私的领地。这就要求新闻策划者要心善和博爱,对报道对象倾注人文关怀,不要以偷窥生活来制造矫情,更不要以兜售私密来刻意煽情。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