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3日 10:05 |
广州新电视塔要重新征名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舆情研究中心近日进行了一项电话访问调查:75.2%的市民认为应该尽快确立广州新电视塔的名字。市委书记张广宁亦明确表示,欢迎为新电视塔重新起名。
新电视塔原本是征过名的,也产生了结果,还花了10万大元之巨。可惜的是,那个征来的名字因为着实其貌不扬,大家都不买账,问世之际就是备受争议之时, 赢得了一片嘘声。原以为这种争议只是局限于本土,顷见有报道说,国内多个地方甚至知名大学教授也向时任市委书记、市长发来反对信,建议千万不要用那个名字。所以,那个名字的夭折属于“水到渠成”,虽然它很无奈,却也不失为正途。不难想见,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果人们提到它的名字就觉得别扭,宁愿在它亦庄亦谐、亦严肃亦恶搞的众多“乳名”中随便拎出一个来叫,而对其“大号”简直羞于出口,“大号”再不消失就显得不那么知趣了。
广州市决定重新为之征名,其顺应民意的做法不言自明。而这种做法倘若普及开来,普及到其他地方,抑或普及到广州今后所有涉及民生的较大决策上,则决策的科学程度如何、民主程度如何委实不言而喻。重新征名,怎么个征法呢?暨南大学的那项调查显示,近七成人赞成由民众投票选出。不过,倘若还是海选的话,评委的构成就显得十分重要。上一次,不是征集到了12.3万个名字吗?但是候选的那10个甫一亮相,不仅毫无惊艳之感,而且让大家觉得没一个看得顺眼的。我们不用也不该怀疑参与者的智慧,问题不会出在民间这里,很有可能出自评委,因为他们自身学识、审美情趣等的各种局限,导致从皇皇12万个名字之中偏偏遴选出了蹩脚的 10个!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番胡乱猜测,但我是想说,本次海选不应该是上一次的简单重复,吃一堑必须长一智。那么,能不能就给那12万个名字再过道筛子,从而挑选出一定数量比如1000个候选者、再由大家投票呢?本次准备投票的人可能上次也投了票,庶几可以避免他们重复劳动,本次海选因之也有了相应的范围,避免完全“重新打鼓另开张”。更重要的是,让始终对那12万个名字不明所以、怀有好奇心的我们有个机会见识见识,如果比对之后发现那 10个果然最好,也免得让上次评选的专家无端背口黑锅。
为新电视塔取名,已然成为了广州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该是新电视塔先期作出的一大贡献了。有广州市政协委员建议,新一轮征名应设置高额奖金,上回不是10万吗,这回至少100万元,“以此吸引海内外更多的专家学者、社会大众来参与”。对此,暨大的调查显示,63.9%的市民表示反对。本人也不赞成动辄重赏的办法。诚然,前人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这是比拼文化,不是比拼性命。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