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走进上海世博 中国古老印刷文化将精彩纷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发布日期: 2010年4月23日 10:49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素有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之称。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同样将展示世界各国科技、文化、艺术,也将是展示我国深厚历史文化的大舞台。

    在本届世博会上,中国古老的印刷文化将精彩呈现:中国西夏木活字印刷术、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武强年画刷印技艺、佛山木版年画印制、西藏木刻印刷技艺以及纳米印刷技术等当代印刷技术成果,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现场展示和表演的热点之一。

    西夏木活字印刷术入选上海世博表演项目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篆刻艺人任振斌现在正为登上上海世博会的大舞台做着准备,因为西夏木活字印刷术入选了此次上海世博会展示表演项目。届时,他将带着用木活字印制的西夏文、汉文相对照的《三字经》、《百家姓》、《毛泽东诗词》亮相上海世博会。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贺兰山拜寺口西夏方塔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西夏时期的木活字版西夏文佛经。西夏学专家牛达生考证后得出结论:它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

    痴迷于西夏文化的固原人任振斌2004年辞去武汉的工作,回到宁夏立志再现西夏木活字印刷术。经过反复试验,他最终选取质地细腻的梨木刻制出木活字。2007年,作为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引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任振斌有了固定场所展示古老的活字印刷术。

    去年12月,文化部非遗专家组专程来到镇北堡西部影城考察参观,专家组对任振斌的西夏木活字印刷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认为这项非遗展示特别具有宁夏特色。因此,任振斌有幸被宁夏文化馆选中代表宁夏非遗表演项目走进世博会,向世界展示宁夏的西夏文化。

    日前,任振斌已雕刻完成西夏文版的《三字经》,用了1200个木活字字块,另外两部作品所需木活字正在加紧篆刻之中。如果3部作品完成,他估计要用五六千个木活字字块。

    中国馆镇馆之宝、钞券版《清明上河图》呈现钞券雕刻凹版技术及钞券印刷技术

    中国古代名画、钞券版《清明上河图》,以其丰富多彩的百态民生、包罗万象的艺术价值,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这套以钞券雕刻凹版技术及钞券印刷技术呈现的钞券版《清明上河图》,是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中的一抹亮色。

    钞券珍本《清明上河图》的制作过程历时5年,汇聚了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13位雕刻工艺大师共同精心创作。其雕刻水平之高超、印刷工艺技法之精湛,被誉为“国钞珍本第一券”。钞券版《清明上河图》为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全球限量5万套。每套藏品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专属珍藏号码,同时每套藏品都配有由钞券特种防伪纸张印制而成的世博特许商品防伪标,确保藏品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北京馆纳米印刷技术体现北京参博主题

    北京参博标识主体综合运用北京天坛和鸟巢造型,并结合橙、蓝、绿3种颜色,体现“魅力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北京参博主题。

    在北京参博的展览展示活动中,科技的展现是一大亮点。馆内将展出10余项科技成果,如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北京1号小卫星、透水砖等,其中就包括利用纳米技术研发的绿色印刷。而这些都是“科技北京”理念的最好体现。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经过约5年的研发已于去年进入中试阶段,今年将在北京日报印刷厂建立示范点。该技术有望使我国印刷制版方式发生根本改变,降低印刷成本,并能从根源上缓解印刷制版行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成为取代激光照排和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前沿印刷制版技术。

    城市最佳实践区“第三类展馆展示”体验扬州雕版印刷技艺

    城市最佳实践区“第三类展馆展示”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创新,集中展示全球代表性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5月10日~14日,扬州的“古城保护”案例将在世博园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未来馆”3楼案例报告厅向世界精彩呈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将在现场“原汁原味”地展现给各地的参观者。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清代,在中国版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朝年间,雕版印刷技术曾让扬州这座城市成为当时最大的书籍出版地。2009年9月30日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它开人类复印技术之先河,是世界印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扬州完好地保存着近30万片古籍版片。

    佛山木版年画在世博园现场印制

    在7月28日~8月1日的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的文艺展演活动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佛山木版年画进入世博园进行现场展演。

    佛山木版年画始创于明代年间,有600多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的年画并称“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在极盛时期,整个佛山最少有10多家年画作坊,最高峰时年产量达800万幅,平时也保持在400万幅,大量出口东南亚等地。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年节必备之物,在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华人聚居地都有一定的影响,是华南地区年画产地的代表。

    佛山木版年画以独特的工艺而闻名,全套工序包括雕版、印制、工笔、开相、描金等。民间艺人通过雕版、套色印刷制成门画(俗称门神)、年画和神像画。分手绘、木版套印、木印填色3种。

    “西藏活动周”上演木刻印刷技艺

    藏族造纸技艺和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两个项目,藏文经书用纸以多种植物做原料,因微毒而不会被鼠吃、虫蛀,用墨方面,重要经典一律用朱砂印刷。在9月1日~5日的世博会“西藏活动周”期间,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之一——木刻印刷技艺将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旁边的“传习区”中进行现场展示。

    武强年画传统艺人将现场展示刻版、印刷技艺

    在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期间,两幅由河北武强年画艺人专门创作的世博会年画作品《富贵花开》和《瑞虎迎世博》将和游客们见面。4月中旬,这两幅年画新作创作设计完成,现在正进行刻版,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可以现场印刷并向游客赠送。

    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王玉鹏介绍,该馆在接到参加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的消息后,便决定专门创作几幅上海世博会年画。在世博会“河北活动周”期间,王玉鹏和刘国胜还将现场为游客演示刻版、印刷技艺。

    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强年画,是北方年画的代表,用价格低廉的毛头纸制作,是普通农民的节俗时令用品,起源可上溯到宋元,盛于明清。武强年画的绘、刻、印、裱4道工序全部为手工工艺。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