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海南日报创刊60周年纪念:与海南共同成长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7日 15:21 

      宏伟的事业始于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60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回到人民手中的海口百废待兴。

  在新华南路临街一幢两层小楼里,旧式铅字印刷机“唰唰”作响,划破黎明的静谧,一张张散发着油墨芬芳的报纸从这里飞遍大街小巷。她的名字叫《新海南报》,是海南日报的前身。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她就肩负起了传递党的声音、服务人民大众的神圣使命。

  60年后的今天,海南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时的海南日报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从最初只有两个版的黑白报纸发展成为16版的彩印报纸,从当初“一报独立”的“小舢板”,成长为拥有六报一网的传媒“舰队”,成为推动海南科学发展的舆论主阵地,创造出了“小省办出大媒体”的“海南日报现象”。

  海南人民的春天与海南日报的春天在历史的坐标中欣然相逢。

  4月27日,在海南日报即将迎来创刊6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卫留成来到海南日报调研,充分肯定党报60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殷切嘱托——“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这一嘱托,是海南日报再出发的使命,是60年后再度启程的航标。 

 一部写满辉煌的“海南日记”

  从创刊第一天开始,海南日报就与党心相连、足相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正确导向,笔录海南岁月

  “5000份报纸,一下子全卖光了。”

  1950年5月7日,新创刊的《新海南报》刚走上海口街头,便被市民们以惊喜的心情争相购买和传阅。时任海南军管会新闻出版文教卫生部部长、《新海南报》代理主编的李英敏彻夜未眠,卧床方两三个小时的他被叫醒后,当场拍板:加印1万份。

  “从创刊第一天开始,海南日报就与党的事业同呼吸、共命运,与海南这片热土肝胆相照、血脉相连。”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王绥雄说,“在潮起潮落的风云变化中,海南日报与海南共同成长,笔录海南岁月,成为一部写满辉煌的‘海南日记’。”

  在这本“海南日记”里,我们看到海南一次次站在了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中的制高点上。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南日报纵情欢呼——“海南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海南人民踏上了通往理想境界的金光大道”;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日报大声喝彩——“海南迎来第二次重大发展机遇”。

  在这本“海南日记”里,我们看到海南历届党委政府的一项项重大工作部署、战略决策,从“一省两地”战略到“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从“生态省”建设到“小财政大民生”的和谐发展模式,从“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的定位到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通过海南日报的传递推进,都已化作海南人民的成功实践。

  在这本“海南日记”里,我们看到松涛水库、大广坝、东方化工城、昌江核电、高速公路、粤海轮渡、东环铁路、文昌航天城……一个个大项目助推海南发展;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洋浦保税港区封关,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世界小姐总决赛举办、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举行……一桩桩喜事展现海南新气象。

  在这本“海南日记”里,我们看到潘爱兰、官明华、陈历昌、柯华文、王国雄、洪志功、郭力华……一个个先进人物的名字闪烁其间,熠熠生辉。他们的故事,很多是在海南日报的版面及图片中率先鲜活起来的。

  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从落后封闭的海岛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人民生活空前改善的美好家园,海南60年天翻地覆。

  这是海南的辉煌!这是祖国的辉煌!这是历史的辉煌!这又何尝不是作为经历者、记录者、报道者和推动者的海南日报的荣光!

  一张党报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个大局。60年的实践充分表明,海南日报是地方党委重要而优质的执政资源,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力量,在促进海南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脚印,都伴随着海南日报采编人员心系大局的思考轨迹。

  第一批外资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海南日报满怀激情地记录着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史上许许多多的“第一”,把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成长故事讲给中国听,讲给世界听。

  1990年,海口罐头厂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新产品的销售利润中提取奖励给开发该产品的科技人才,却遇到了被指责为“巧立名目、私分国家财产”的告状风波,海南日报的一篇《海罐重奖科技人员》的报道,为改革者撑腰。

  每一个历史重要转折关头,海南日报都能做到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风雨同舟。特别是在人们感到迷茫和踌躇的时候,海南日报像一个“瞭望哨”,让人们看清了前进的方向。

  1979年9月7日,针对群众中出现的“谈富色变”的现象,海南日报发表文章《为什么有些人“谈富色变”》,倡导人们解放思想,放手发展个体经济和多种生产经营方式。

  1990年5月30日,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把海南解放后的四十年与台湾战后的四十年比较,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海南没有希望的思潮,海南日报发表长篇述评《怎样看海南这四十年》,以精确的数据分析、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纵横开阖的笔法,阐述了这样的基本认识:海南在极其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并取得巨大的成绩。海南已经发生和正在经历着伟大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对海南应充满信心,海南会更好!这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文章,将不少大特区人心头的阴霾驱散,被称为上世纪“90年代第一春的报春花”。

  每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际,海南日报报人总是冲在最前面,走向重灾区,奔向制高点。

  2000年,海南遭遇百年未遇的洪灾,海南日报记者在冲锋舟上写出一篇篇报道;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疫情突如其来,海南日报记者迎难而上,现身疫情一线; 2005年“达维”台风造成我省数十年不遇的严重灾害,停电之夜,海南日报记者点上蜡烛写出稿件;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海南日报在第一时间飞兵入川,一篇《海南的救命恩人,让我摸摸你们的脸》,打动无数国人,夺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每一个人民利益受到威胁、遭受损失的时刻,海南日报总是挺身而出,直击时弊,伸张正义。

  早在1952年,《新海南报》就发表《和抗拒批评、积压读者来信的现象作坚决斗争》,展露出一张新生报纸舆论监督的锋芒。

  《公共海滩岂能设卡收费》、《陵水怪事:学童竟领教师工资》、《英文村的“战斗堡垒”垮了》、《猪过拔毛——定安养猪户运猪路上连番遭“劫”》、《省长送的慰问金3个多月还未收到》……一篇篇舆论监督报道痛快淋漓,发人深省。

  去年6月,《夜幕下的海口街巷脏、脏、脏……》和《阳光下,海口垃圾死角羞、羞、羞……》的摄影专题报道在海南日报强势推出,拉开了为期近半年的我省环境整治舆论监督序幕。这是海南日报历时最长,占用版面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舆论监督报道,有力配合和推动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今年1月,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海南发展新的篇章,也揭开了海南日报崭新的一页。

  自省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海南日报就围绕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主题宣传浓墨重彩,栏目创新亮点频出,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氛围的营造、实践的推动、战略的提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海南日报都精心策划了一次次采访战役,推出一个个主题报道,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宣传高潮。“号外”第一时间将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喜讯传遍千家万户;2009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特刊《走向国际旅游岛》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进行浓墨重彩的解读;“面朝大海”特刊以独特的“国”字号视野和高度掀起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又一波舆论热潮;当省内外一些群众和媒体由于对国际旅游岛政策理解不全面,产生模糊认识甚至误读时,海南日报评论《全面理解国际旅游岛政策》,廊清认识,回应疑虑,增强人们对海南发展的信心;为了让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场锣鼓”——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敲得更加响亮,海南日报推出连续大幅特别报道及“琼州百景”评选,与17家省级党报进行论坛宣传专版联动,扩大了论坛影响力的传播。 

 一个令人瞩目的“海南日报现象”

  小省可以办大媒体、小省可以办很有影响力的媒体,海南日报在全国省级党报中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力,创造了具有标本意义的“海南日报现象”

  进入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大门,右手边是一座郁郁葱葱的花园,屹立其间的甘远志塑像前摆放着一束束鲜花。

  在海南日报迎来创刊60周年之际,人们更加缅怀这位新时期新闻记者的杰出代表。

  2004年9月4日,海南日报记者甘远志在东方市采访时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9岁。甘远志在海南日报工作1059天,采写稿件见报1051篇,被誉为“爱岗敬业的好记者”,成为海南和全国新闻界学习的楷模。

  2009年9月,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甘远志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新闻工作者。这一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远志奖”问世,成为全省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甘远志式”的记者在海南日报相继涌现,有的在汶川灾区冒着生命危险采访,每天徒步30公里传回稿件,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有的深入抗击冰雪灾害第一线,每天身背沉重的摄影设备徒步爬上1000多米的高山采访;有的在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的报道战役中顽强拼搏,一人一天写稿近10篇……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队伍成为海南日报的立报之基、活力之源。

  一拨又一拨的各地报人,来到海南日报参观学习,来到甘远志塑像前敬献花篮、寄托哀思。如果说在这塑像前,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海南日报人,那么当他们看到海南日报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一流的印刷设备、先进的数字采编系统,看到一张张发行量、广告收入的增长曲线图,感受到的则是一个让人称羡的“海南日报现象”。

  “海南日报人”与“海南日报现象”比翼齐飞,成为海南新闻宣传战线创出全国影响的一大标志。

  2009年9月,2008-2009年度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百强排行榜在青岛发布,海南日报从全国200多家报刊社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百强、全国日报广告十强、省级日报第五名。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李东生颁奖时说,在海南这样一个经济总量不大且不是传统意义上广告中心的地区,海南日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海南日报的实践证明,只要办报理念对、经营方法好,经济欠发达地区是能够办出强势媒体的。

  作为一个只有800多万人口的小省的省委机关报,海南日报却拥有几项在全国叫得响的亮点:

  党报不吃“皇粮”——从1983年开始,海南日报就主动申请财政“断奶”,,向市场要效益,实现了良性的自我发展,近年来每年缴税1500万元以上。

  在全省人均占有率居全国省级党报第一——党报发行量连续20年稳步增长,全省人均自费订阅率、零售量、人均占有率、省会城市人均占有率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省级党报前列。

  广告份额独占本地市场半壁江山——去年在全国报刊广告额受金融危机影响整体走低背景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广告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18%,创历史新高。

  新兴媒体建设发展迅猛——集团旗下的南海网今年首季跃居全国省级新闻网站综合排名第一。

  大报“养”小报——海南日报本身的广告、印刷、发行收入在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内居于垄断性地位,海南日报作为坚强的后盾支持各子报网站开拓发展。

  全国报业唯一的“全国文明单位”——2005年、2008年,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两次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这是全国报界唯一的一个。

  来自欠发达地区和“小省”的海南日报能获得这样的快速发展,放到全国范围的报业发展来考察,作为一种样本和现象来考察,也十分具有典型意义。《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中国新闻出版报》等业界权威媒体,在总结报道这些成绩时,将之誉为全国省级党报中的“海南日报现象”。

  省委书记卫留成对海南日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海南日报在全国省级党报中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力,既能准确传递党中央和省委的声音,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又生动活泼深受老百姓和市场欢迎。海南日报在没有政府财政经费投入和增加编制支持的基础上,实现了良性的自我发展,堪称我省传媒与文化产业改革的典型。他进而指出:“小省可以办大媒体,小省可以办很有影响力的媒体,海南日报在这个方面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海南日报现象”的背后,是科学明晰的思路。

  2004年7月,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报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新的形势下,办什么样的党报、怎么样办党报?这是海南日报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课题。

  “站在创刊60周年的门槛上回望,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海南日报人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钟业昌说,“总的答案就是两句话,即‘党报姓党,党报是报’。以‘党’字立权威树品牌,以‘报’字拓市场谋发展。”

  近年来,“党报姓党,党报是报”落实到海南日报的实践中,形成了日益清晰的办报思路:

  定位“三人”,更好地体现党报姓“党”。海南日报人提出,要做“省委的人、省委信任的人、为省委说话的人”。作为地方党报中的省委机关报,海南日报对自身有了更加鲜明的定位。“三人”,是海南日报人对“党报姓党”、“政治家办报”原则和要求的个性化概括和表述,将引导广大采编人员全身心融入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闻工作之中。

  打造“三纸”,更好地体现党报是“报”。让海南日报成为“新闻纸、观点纸、文化纸”。

  深耕“三新”,让党报更可读、耐读、悦读。2008年11月3日,一份定位于“新闻、新知、新生活”的高端悦读读物——《海南周刊》,出现在改版后的《海南日报》上,填补了海南缺乏高端新闻文化生活类综合读物的空白,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评价。

  追求“三力”,让党报办报目标具体化。“当有影响力的记者,做有影响力的新闻,办有影响力的党报”这简洁有力的办报口号,激发起报人的激情,凝聚起奋进的力量。

  拒绝“三平”,切实锻造党报的影响力,让平常稿件、平淡版面、平庸记者在海南日报吃“闭门羹”。

  “海南日报现象”的背后,是改革创新的勇气。

  创新,让海南日报一次次扩版,一次次“改版”,一次次“变脸”,一次次让读者感到焕然一新。

  创新,使海南日报不断裂变,成功地培育旗下品牌媒体。其中《南国都市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省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2009年荣获中国十大创新都市报荣誉。

  创新,让海南日报紧跟数字革命步伐,顺应社会舆论和媒体发展新趋势,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舆论引导新格局。2004年创办的南海网已成为海南主流门户网站,整合了全省18个市县和农垦新闻网站,推出海南岛国际旅游网,开通视频频道“海网宽频”和有线电视405图文资讯频道。今年2月,海南日报与南海网共同主办热推“琼州百景”大型评选活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评选总票数突破1.2亿元。

  创新,让海南日报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建立面向市场、适应竞争环境的体制机制。近年来,海南日报实行采编体制改革,推行首席制,实行采编分离,建立区域分社,收到了部门减少、工作增效的良好效果;广告经营创新机制,效益不断递增。发行打破了由邮局统一征订、投递的单一格局,拓展为自发、邮发等多种形式。报业集团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也不断推进,委托咨询机构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新设计,全面改革岗位设置、干部任用、绩效考评、薪酬激励和培训管理体系,建立起了一套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创新,使海南日报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发展起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DM媒体、视频媒体等新媒体产业,经营房地产、会展业、物流业、销售业、商业印刷等多元化产业,改变了党报集团单一依靠报纸赢利的状况,建立起一个以报业为主体,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元化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并加快改制上市步伐,为海南文化产业发展创出一条新路。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海南日报不断发展,不断壮大,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一片相伴成长的“阳光雨露”

  两位共和国的缔造者题写报名,海南历届党委政府领导亲切关怀,万千读者相知相伴,历代报人薪火相传,海南日报难忘关爱,肩负期待

  报纸版面最显著者莫过报头,而海南日报的这一方寸之地却因为两位共和国的缔造者为她题写报名,而承载着太多的骄傲。

  1988年5月20日,一个普通而宁静的日子。

  然而,这一天的海南日报的头版却以新颖的报名和特殊的编排,引来了许多读者的关注和猜测。

  这天的海南日报报名换上了刚健有力、潇洒豪放的四个大字。而头版头条的位置则刊发大照片《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在头条照片旁边刊发的社论《前进!海南人民》说:“本报作为中共海南省委的机关报,同样受到党中央的关怀,特别是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

  很多敏感的读者纷纷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新报名是否为小平同志所题写。一位叫亦云的同志来信大胆猜测,海南日报得到了总设计师珍贵的亲笔题字作为报名,“不然,不会在版面上出现这种狂喜的心情。”

  原来,在当年的4月底,海南日报的报人给小平同志写信恳请他为海南日报题写报名。5月12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寄来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报名“海南日报”四个大字,并特意嘱托:“请不要发消息,不要登报宣扬。”5月20日,新报头正式启用。激动万分的报人们通过特殊的编排,在不违背中央嘱托的前提下,将这一好消息传递给世人。

  在此前的1959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也曾为海南日报题写了报名。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海南日报的深切关怀,激励着一代代海南日报人开拓进取、奋力前行。

  海南历届党委政府领导也始终亲切注视、关怀着海南日报,有的第一时间阅读报纸作出批示,有的亲自修改审阅重要稿件,有的亲自批阅报纸大样,有的亲自为报社策划报道选题,真正发挥党报作用,推动工作。海南日报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海南日报人永远铭记,在重大事件面前,是省委对宣传报道工作及时作出正确指示,使党报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党报舆论监督遇到阻力时,是省委为报人撑腰;当报业发展遇到困难时,是省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海南日报人永远铭记,海南日报从人民大众中走来,深深根植于琼岛沃土,广大读者始终与海南日报相知相伴,风雨同舟。。

  屯昌退休老干部冯鑫尤60年来一直坚持阅读海南日报、珍藏海南日报。他说:“剪报是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在偏远的五指山区保亭毛感乡,忠实订户石照辉紧紧拉住本报记者的手说:“我们这里太偏僻,是海南日报让我们了解了外面的信息,为我们搭起了致富的桥梁,我们每天都在盼着海南日报。”

  海南日报人永远铭记,海南日报60年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代海南日报人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甘于奉献、勇创一流的结果。

  创办初期的海南日报,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写稿完全靠笔,采访基本靠走,自带被子下乡,工资基本没有。

  一个老报人回忆起一次到崖县(现在的三亚市)的一个黎村去采访的经历时说:“从早上6点从县城出发,每个人带了几个馒头,一壶水,找了根树枝当拐杖,便上路了。翻过好几个山头,到下午7点的时候,才到达了黎村。当晚不能休息,连夜点上煤油灯采访,一直工作到半夜1点。第二天,又花了一天的时间,走回县城。”

 “与海南共同成长”。

  每一天《海南日报》报头下面都有这句话,这彰显了海南日报将自身成长主动融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理念和追求。

  他们深知,地方党报的发展、进步和成长,都离不开它所植根的土壤,只有与地方的改革开放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如火如荼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新闻宣传的广阔舞台,也给海南日报人带来了发展传媒产业的蓬勃激情。

  如火如荼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海南日报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今年首季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与广告收入再次呈现大幅增长,折射出国际旅游岛建设强大的政策效应。

  党报事业的未来,境界大开,呈现出空前广阔的新格局。

  海南日报已全面提速,阔步前行,与海南共同成长,一如当年英姿勃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