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作为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在迎来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很多挑战,借助于电信网、互联网的平台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节目满足受众需求,将是未来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方向。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在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①持续了十年之久的三网融合议题又重新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意味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简单的物理合一,而是包括业务、运营体制、商业模式、监管体系等层面的融合。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三网融合后将获得更多可选择的、专业的传输平台和渠道。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为例,它是一个汇集了海量视频内容、提供多种信息业务、覆盖多种接收终端的网络平台。 在内容方面,它不仅仅将中央电视台所播放的电视节目搬上网络,还吸纳了其他电视台的节目,同时根据网络收视特点以及网民的收视习惯,重新整合了节目内容,提供全新的网络电视频道;在技术方面,根据需求不断拓展带宽,提供了较为清晰流畅的视频直播、点播,给观众带来了收视便利,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实现了用户上传、搜索、分享等多种功能。 三网融合大大拓宽了电视新闻的传播空间,加快了其传播速度,丰富了其传播形态,拓展了其覆盖范围,增强了其传播效果。然而,三网融合也给电视新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利用多媒体打造舆论平台 三网融合后,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的优势,充分挖掘潜在观众,为电视新闻打造新的舆论阵地。网络媒体定位于分众传播下的浅阅读模式,简单、快速、直接、互动是其显著特点。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广大网民获取信息、了解新闻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凭借其良好的互动性已成为社情民意表达的重要公共领域。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中显示,2009年网民对重大新闻事件网络舆情的贡献率为59%,在79%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网民积极评论对媒体增加报道量具有推动作用。②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和手机QQ、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新型手机业务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手机媒体以其无与伦比的快捷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等优势,成为用户了解新闻、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也已经开始逐渐利用多媒体打造新的舆论平台。无论是央视的网络《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国际时讯》,还是各省级卫视,如湖南卫视金鹰新闻、江苏网络电视等,都开始利用网络打造新的舆论平台。 甚至有的还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直播业务,在节目中加入网络元素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新闻传播模式。③因此,三网融合对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手机等媒体为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打造新的舆论阵地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使电视新闻内容更为丰富 在过去,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在报道中过分强调宣传的作用,报道的内容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报道的重点在于引导舆论,报道的角度更多体现为传播者的意志,而忽视了观众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不能很好地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三网融合一方面为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与网民和观众的沟通创建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社情民意的传达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为丰富传统电视新闻选题的来源提供了条件。互联网提供的海量内容,大大拓展了编辑、记者选择新闻的来源,新闻媒体可以更加主动地借助网络的搜索功能和网民的力量来获取新闻线索,极大地拓展了电视新闻“独家播报”或“率先播报”的传播优势。 如何使电视新闻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 三网融合后,网络传播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将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得到充分的应用。海量信息和快速搜索都将极大地改变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电视、手机及网络三大接收终端所形成的传播合力必然提高新闻的覆盖率和传播率。传统电视新闻传统的线性编排模式必将被网络化的专题式、板块式、链接式新闻编排模式所取代。 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像现在的网络新闻专题一样,除了最新的动态播报外,还包括背景资料、历史资料、转发的其他媒体平台的资料,包括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和解读新闻事件全貌。同时,用户也可以像网络阅读一样,按照自己关注的点,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资料,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 如何使电视新闻参与性更强 单向传播的传统电视媒体在与观众互动和交流上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不足,虽然目前有许多新闻节目通过手机短信和电话的形式与受众进行互动,但缘于成本和便利性,此种互动方式并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和运用。三网融合后,传统电视媒体将结合互联网的双向互动特性,克服自身的传播短板。 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的同时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和视频技术,利用电视遥控器与主持人随时进行交流互动,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并根据观众的反馈意见改进节目。 三网融合后,传者与受者的界限并不明显,双方均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极强的互动参与性,真正体现了人人皆是传播者这一主题。三网融合下的电视新闻观众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制作者。 电视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数码相机和无线网络拍摄上传照片、声音和文字,充当起新闻节目的传播者和评论者。同时,电视观众所拍摄的视频、图像和上传的文字,也将成为电视新闻节目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为电视新闻节目把关人和其他受众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 所以,三网融合后的电视新闻节目将在受众的充分参与下进行选题、制作、讨论及反馈,电视媒体也将从单纯的内容提供者转向舆论场所的组织者和构建者。 如何使电视新闻播放模式更加自主 三网融合后,手机媒体和互联网的加入必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视新闻的播放和收看模式,未来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播放方式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节目内容专题化。电视新闻节目将充分利用网络新闻报道模式,打破惯有的采集、制作、发布、固定时点播放的新闻制播模式,及时通过新闻专题平台滚动最新消息,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其次,节目形式多元化。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多采用记者与主持人实时连线,通过音频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三网融合后实时视频、图文资料和音频资料将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实时新闻动态资料,将使新闻的现场感大大增强。 最后,节目收看自主化。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的允许,通过手机、电视、电脑等平台,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打破固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线性编排的限制。 挑战与机遇并存,三网融合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模式,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电视新闻节目又必须面对网络媒体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引导更为负责的舆论环境和民众声音。 如何甄选、鉴别出有价值的新闻点,如何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如何保护观众个人信息和隐私,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版权。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制约着电视新闻节目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前景。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