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新浪CEO曹国伟:一季度主要广告收入来自汽车广告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19日 11:36 

  新浪CEO曹国伟在今日的财报会议上透露,新浪目前约有400为广告主,第一季度主要广告收入来自汽车广告。

  预计对今年广告收入满意

  曹国伟预计对今年总体年度合同表示满意,他透露新浪目前约有400位广告主,主要的广告收入来自于汽车广告而非房地产广告。他还表示,“下半年的表现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形势以及与去年的对比。”

  对于目前新浪广告定价变化的趋势,曹国伟称,第二季度调整了广告价格,目前还很难预算总体广告提升幅度。他表示,世博会和世界杯会帮助新浪增加广告收入,但不会对总体营收产生太大影响。

  不排除选择其他搜索引擎合作

  问及谷歌退出中国大陆对新浪的影响,曹国伟称,“即使出现最快的情况,也不会对新浪造成多大影响”,新浪不排除选择其他搜索引擎的可能。

  新浪与谷歌于2007年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搜索、资讯、广告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谷歌于今年年初退出中国大陆,新浪目前推荐的搜索引擎仍未谷歌香港。

  微博主要收入仍会是广告

  曹国伟并未公布新浪微博用户的具体数据,但他表示用户增幅很快,并透露已经发布了微博搜索服务,组建了专门的团队,有望将来从实时搜索中盈利。

  曹国伟表示,微博潜在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广告,但不排除模仿新浪博客与博主分享广告收入的模式。但曹国伟称,现阶段主要注重吸引更多用户、扩大规模及提升市场认知度,仍需保持耐心,“目前不急于通过微博盈利,吸引了更多用户,盈利是自然的事情。”

  以下为新浪财报会议实录: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季卫东:请问目前广告定价的变化趋势如何?世界杯和上海世博等重大事件对广告营收的拉动有多大?

  曹国伟:广告定价方面,我们第二季度刚刚调整了广告价格,与以前一样,各个领域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提升了某些类型广告的价格,而另一些则未作调整。目前还很难计算总体的广告价格提升幅度。在重大事件方面,第二三季度有上海世博会和世界杯,正如我们在此前的电话会议中提到的,这些大型事件可帮助我们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广告收入,不过由于我们的广告收入已经相当大,这些事件对总体广告营收的影响不会太大。不管怎样,我们相信在这些事件中,新浪将是广告市场增长的主要受益者,我们会夺得最大的市场份额。

  季卫东:由于政府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调控措施,房地产市场面临很大压力,请问该领域广告会受到何种影响?

  曹国伟:我或许不是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因为我们不再运营自己的房地产广告业务。不过我个人认为:根据我们的经验,当房地产市场特别红火时,房地产广告表现并不好,因为开发商没有多大动力做广告,他们没有销售压力。房地产广告业务最好的时候,通常是销量下降,而需求仍然存在,开发商需要努力促销的时候。当然如果市场完全停滞,没有需求和销量,房地产广告也会受到影响,但显然现在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住宅销量显着下降了,但CRIC发布的报告显示,他们第一季度取得了近860万美元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0%,而第二季度预期约有1300万到1400万美元收入,增幅也跟我们的其他部门的广告差不多。因此我们认为增长趋势仍很健康,当然如果房地产市场继续恶化,那可能会给房地产广告带来负面影响。

  高盛分析师凯西·陈(Cathy Chen):能否对全年广告收入做一下展望?你之前曾表示部分广告营收增长来自于市场份额的增加,能否具体透露一下是那个种类的市场?

  曹国伟:我认为,今年在签署年度广告合同方面的工作我们做的比较好。正如我之前所有,不能讲签约数作为广告业务全年表现的唯一评判指标。不过,在这方面我们的发展趋势良好,几乎已完成所有年度合同签订,其增长率类似于一、二季度;但如果你看一下去年的发展格局,一、二季度我们的市场发展缓慢,营收也并不高,因此若今年一二季度与去年相比将有较大增长,但是去年三、四季度的环比增长要较前一年高。因此,我的意思是,基于已经签订的年度合同,我对今年的总体表现感到满意,但是下半年的表现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形势以及与去年的对比,不过去年我们的基础较高。

  在广告增长方面,我们在总体的品牌广告市场份额份额有所增加,增长来自于各个领域,但在老牌的种类,如smcg,IT、电信服务、汽车、财经服务,此外在互联网相关服务和电子商务领域也有较大的增长。我认为增长是全面,目前没有非常精确的数字各个领域的增长,但是我们的分析显示我们在一些主要的领域,如汽车、电信服务、财经服务等,有较大的增长。

  凯西·陈:你们在成本方面的控制做得不错,能否说一下毛利润率和营运利润率接下来的发展趋势?

  余正钧:你可以看到二季度的利润率会继续提高。同时,我们将购买与世界杯相关的视频。我们将以去年同期做参照,并尽力予以提高。

  凯西·陈:你们二、三季度在世界杯方面的支出将有多少?

  曹国伟:与总支出相比,并不会占太大比例,我们不能准确的说出来,并且因为这是一个跟中央电视台签订的合同,我们不能予以透露。但是,这并不会占我们内容支出的很大比例。

  瑞士信贷分析师张永恒:请问新浪微博最近的增长趋势如何?新浪有无相关的盈利计划?微博的大受欢迎是否吸引了更多广告?

  曹国伟:是的,微博在吸引广告主方面很成功,事实上许多的很多重要广告主成为了微博用户,他们喜欢该产品,认为是推广公司和品牌的好工具,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也有帮助。因此微博非直接地帮助推广新浪品牌、增强新浪在中国的媒体影响。上季度微博用户增长一倍以上,增长仍然很快,我们认为该产品很有希望。不过我们不急于通过微博盈利,尽管确实有相关的广告需求,但目前我们还不认为应该侧重盈利,而是应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用户,我们认为做好了这些,盈利是很自然的事情。

  张永恒:我听说很多人通过手机访问微博,请问来自手机的流量有多少?有可能为开发基于微博的移动增值服务吗?有为微博应用开发搜索技术的计划吗?

  曹国伟:微博很大一部分流量来自于手机,目前约35%帖子来自手机,尤其是在假期,人们使用电脑较少,手机登录会多很多。手机应用很重要,将成为盈利的重要方面,不过不急。关于搜索,我们的微博已经发布了搜索服务,实时搜索将来获利。

  此外在早晨和傍晚的上下班高峰期,手机访问微博的用户也非常多。我认为移动应用将成为微博平台的重要方面。移动增值服务将是通过微博盈利的方法之一,不过正如我提到过的,我们还不急于通过该平台盈利,而是仍注重吸引更多用户。在搜索方面,我们已经推出了微博搜索功能,我们组建了专门的团队,以在将来从实时搜索应用中获利。

  Piper 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无线业务能否恢复成为一个增长的业务?

  曹国伟:如果移动营运商没有新负面政策,第三季度营收将稳定下来。对于之后是否会增长,这取决于运营商的政策,尤其是中国移动,在这个业务方面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因此在近期,我们将保持观望态度。我认为移动业务在将来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业务,但近期我们会保持谨慎的态度。

  美国银行分析师埃迪·梁:请问谷歌退出中国大陆对新浪有何影响?

  曹国伟:我很难评论谷歌的业务,因为我缺乏相关的数据。我们将来的预期都是建立在不会从谷歌获得任何收入的基础上的,因此即使出现最坏的情况,对我们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关键是,谷歌能否继续在中国提供高质量的搜索服务,如果他们无法证明这一点的话,我们可能会考虑选择其他搜索引擎。

  埃迪:第一季度你们在中国有多少广告主?最大的广告部门是哪些?对收入贡献率分别有多大?

  曹国伟:广告主约有400,最大的部门是汽车广告。

  野村证券分析师Jin Yoon:新浪向网络游戏、视频、社交网络等领域进军时,请问新浪是倾向于内生增长,如开发自己的游戏,还是通过收购游戏工作室等实现增长?新浪持有很多现金,请问将在哪些领域使用这些现金?

  曹国伟:这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战略,还取决于市场情况。从战略上,我们认为移动、电子商务等领域很有增长潜力,我们进行了相关投资,我们有内生增长的计划,不过可能更依赖收购。关于网络游戏,我们没有自主开发MMORPG的计划,而是将主要通过投资方式进入该领域。其他领域,如SNS和视频,我们认为这是将来的媒体平台的重要部分,无论是通过收购还是内生增长,我们都要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地位。我们已有自己的相关平台,会继续努力增强其竞争力,如果有机会通过收购增加其统治力的话,我们也会进行收购。

  奥本海默分析师Paul Keung:有人说中国的广告模式在创新等方面似乎比较落后,你对此怎么看?

  曹国伟:我不认为中国的广告模式落后了,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广告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网络广告发展初期,中国市场在很多方面直接学习美国,但效果并不好。新浪是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的广告模式的典型例子,我不认为在广告领域有什么对错或者先进落后之分。如果市场发展了,变得更为成熟,广告模式自然会随之发展。我认为广告市场存在的一大问题是缺乏第三方标准,使市场更为混乱,用户难以理解网络广告,增加了市场教育支出。不过随着市场越来越大,许多客户越来越成熟,这一问题会缓解。

  Paul Keung:请问在微博平台上,如何衡量广告效果?

  曹国伟:我认为随着微博用户增多,规模足够大,相关的广告系统会得到发展。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用户和广告主参与,我们在博客平台上曾采用用户参与计划,即与博主分享广告收入。微博广告方面,还需要时间扩大平台规模和教育市场,一个潜在的收入来源也是广告,当然不一定通过前面提到的收入分享活动。我们在该领域仍需保持耐心,因为现在的重点还是扩大规模及提升市场认知度。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