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浅析国际新闻CNN式调查性报道反思

来源:《传媒》  发布日期: 2010年5月25日 09:05 

 毋庸置疑,CNN开创了一个时代。它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媒介网络,成为新闻报道时效性、客观性最忠实的执行者,引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新闻报道的风潮。但是,在CNN用真正意义上的“亲历者”和“目击者”的形式为调查式新闻报道做出榜样的同时,也为部分信奉教条主义的新闻从业人员设定了绝佳的学习范本。由于CNN的巨大成功,人们开始挖掘其报道模式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并在不断学习、模仿中把它逐步推向新闻理论和实践的神坛。一时间,似乎CNN为新闻业界施加了魔咒一般,无论事件大小,“现场”都成为新闻报道时最重要的关键词,而这一点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然而,在国内新闻同质化日趋严重之后,CNN报道模式的浪潮席卷全球会不会成为国际新闻同质化的前奏,“现场+解说”是不是代表国际新闻发展的唯一途径,如何解读和展示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根本目标及方法,这一系列关系到国际新闻建设方向的问题值得学人探讨。

  如何理解CNN现场报道的内涵

  如果说CNN是国际新闻报道样本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如何理解CNN的报道模式。目前,对于CNN最流行也是最重要的解释是——富于“视觉的冲击力”以及可以使原本遥远的事件看起来更为“真实”。无疑,“现场”的报道手法为实现这两点提供了现实的途径。人们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闻之所以权威,在于它经过调查的检验。然而,是否可以将CNN的报道模式理解为“现场=调查”的模式,值得探讨。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第一,“视觉的冲击力”意味着什么?的确,现场的画面能够带来更为直接、丰富的信息,无论是暴力还是美感都可以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感官享受。但是,追求视觉冲击是新闻的价值所在么?显然并非如此,它应该只是新闻报道的一个衍生品。因为如果视觉享受是受众的根本目标,好莱坞电影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从受众心理学的角度分析,CNN所提供的“视觉冲击力”的直接效用是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是“狗仔精神”在新闻报道上的延伸,属于典型的美国消费文化。而“现场”报道模式的好处是为这种新闻消费的需求提供了快餐式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快餐式的新闻消费”来解释“现场”报道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可能更具有真实性的意义。

  第二,画面是否等于“真实”?通常来讲,媒体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于提供 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的信息。由于受众不可能参与和经历每一个新闻事件,所以才会产生“媒体”这一具有中介性质的人群和组织,来满足人们对于获得信息的需求。而受众与新闻事件的天然鸿沟,就在于无法“亲历”,所以一直以来如何弥补这种亲历性的缺失是新闻从业人员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CNN“现场”报道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拉近受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建立起受众与新闻事件的关系,提供某种意义上的“真实”信息。然而,是不是现场的画面就能代表绝对的真实?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如看图说话原理所展示的那样,同样的一张图片,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应该说,现场画面只是表现真实性的一种形式,CNN只是将这种现场报道做到了极致,完成了实施调查性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步骤,而这并不足以包括调查式报道的全部内涵。

  国际新闻在调查性报道上的困境

  较之国内新闻,在新闻报道的选择形式方面,国际新闻显然需要更多采用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方法。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受众对国际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很多因素可以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包括时间空间差异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前后因果关系陌生等。因此,要满足受众需求、提高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水平,就需要通过展示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解释新闻要素之间的联系等手段揭示新闻事件的台前幕后,而这就要诉诸调查性报道的新闻手法。

  但令人尴尬的是,目前国际新闻在调查性新闻报道方面所做的努力大都还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模仿性,二是投机性。国际新闻的模仿性特征主要是指新闻报道形式的泛CNN化,也就是企图用“现场”的手法,包括使用现场连线、专家点评等看似形态多样的报道方式,代替全方位调查及新闻叙事手法的不足。

  国际新闻的投机性特征是指新闻的编写过程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国际新闻编辑往往占据更为主动的地位,通过充分发挥他们个人的艺术创造能力,去撰写国际新闻的事实内容。一个基本的情况是,国际新闻稿件大都来源于新华社通稿,很多媒体乃至学者都将这种形势下的国际新闻报道比作“拼内功”,即把报道手段定义为比拼标题制作功底、版式策划功底甚至演绎推理功底。

  国际社会新闻传播秩序的影响

  对于国际新闻在进行调查性新闻报道时所面临的困境,有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际新闻传播秩序的不平衡。从对国际新闻传播格局现象描述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目前,我国的国际新闻报道还处于全球战略性布局的阶段,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国家级媒体的海外记者站正在不断增加,但人员数量还相当有限,而且对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的进驻还很不够;另一方面,省级以下的地方新闻媒体受资金和政策等限制,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国际新闻调查性报道。

  但需要清醒认识的是,国际新闻的传播秩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和独特过程,虽然这种状况的确需要改变,但绝不是改进国际新闻调查性报道的根本途径。因为指望通过国家、媒体乃至受众个体的口诛笔伐来改变现状,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认清既有的新闻生态环境,最有意义的恐怕不是反击式的呼吁改变,而是如何适应,也就是在既定的条件下,自身怎样进行有效的调查性新闻报道。

  对国际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再认识

  讨论现有国际传播秩序条件下的调查性报道,需要首先回归到新闻报道的根基上来,通过探讨源头、本质以及实现手段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如何进行国际新闻的调查性报道。

  第一,新闻报道目的及发展。如前所述,新闻报道的产生具有独特的客观现实原因,它能够满足受众深入了解原本陌生的新闻信息的需求,对于国际新闻更是如此。而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关键是要了解受众需要的信息究竟是什么。

  对于受众需求问题,恐怕新闻理论界没有人会质疑——新闻应该“力图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并‘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受众”——这一新闻赖以生存的根本依据。在这个前提下,不难理解为什么学者们会将“客观”的新闻信息归纳为具有“5个W和1个H”的特征,以及为什么“第一手的信息”是众多媒体长期以来所追求的信条。

  在信息资讯获取相对有限的时代,上述这些或许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但现实的情况正在改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信息化生存已经使获取新闻信息变得更加简单,无论在渠道的便捷性或内容的丰富性上都是如此。

  第二,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本质要求。如果说时代发展已经使国际新闻脱离了主要提供稀缺信息的层次,那么调查性报道存在的主要依据,也就是它独特的价值在哪里呢?

  实际上,调查性报道从本质上讲不但要传递基本新闻事实,还承担着表达一定价值理念的功能。也许这会很难让人接受,但假如新闻的价值仅仅在提供“真实”和“客观”,那么这很容易陷入一个哲学上的悖论,目的与现实永远无法统一。换句话说,没有媒体可以胜任这一要求,因为画面的截取、新闻材料的选择、叙事手法的运用等等,无一不渗透着媒体组织及个人的价值倾向。

  然而,目前国际新闻调查性报道对于价值理念的承载还处于相对失位的状态。媒体们一方面热衷于追捧CNN式的现场报道,以形式的花哨掩盖调查内容的不足;另一方面投机于修改新华社的通稿样式,以整齐划一的解读代替传递社会价值理念的全部内容。在这种条件下,国际新闻业态不得不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既在国际新闻传播秩序中处于从属地位,又不能有效地挖掘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新闻内涵,于是国际新闻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第三,调查性新闻报道的现实意义。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全球化不是西化和美国化”,而对于国际新闻事件的单调解释难免让人产生丧失“我们”民族存在依据的担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调查性报道的重要功能是要传递“我们”如何看待某一新闻事件的人物,而其中折射出的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倡导什么、鼓励什么、批判什么、排斥什么、惩罚什么等一系列价值观念。这不仅是对调查性新闻报道目的之再认识,实际上也是对报道形式的最终解放。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