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品牌集中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集中了一大批历史悠久、品牌优秀的出版发行单位,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在国内出版集团中是最突出的。其中有历史悠久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荣宝斋、三联书店这样的百年品牌,也有与新中国同龄在主要出版领域成就卓著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等,还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改革开放前后成立的出版社,它们在一代代读者中传承、成长,还有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这样的出版进出口巨头。 这些优秀出版发行单位,以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严肃的出版文化态度和大量的优秀出版物,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肯定、广大读者的认可和书业同行的尊重,赢得其一流出版企业应有的地位。 2002年以来,在历届国家级出版物评奖中,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获得国家图书奖71项、“五个一”工程奖12项、中国图书奖48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6项、中国出版政府奖21项。获奖总数在各出版集团中位列第一,体现了社会与业界对这些优质品牌的推崇与肯定。 近两年,集团公司积极开展战略重组与合作,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战略重组,荣宝斋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战略分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成为集团公司成员单位,集团公司与黄河出版传媒集团联合重组成功。“书业无限,品牌为王”,集中了大量优秀品牌并通过重组购并等方式集中更多优质品牌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拥有越来越突出的品牌竞争优势。 2.出版资源丰富 出版资源主要包括本版图书资源、作者资源、编辑资源和出版资质资源。 集团公司所属出版单位本版图书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在各出版集团中无可争议地位列第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出版单位,在经典学术著作、优质工具书、珍本古籍和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等出版领域积累了大量出版资源;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策划和组织出版的重大出版工程《中国文库》、《大中华文库》就是得益于集团公司的资源优势和品牌号召力,吸引和集中了全国的高品位、高质量图书品种。 集团公司拥有一大批国内一流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在出版业享有盛誉。王云五、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等著名编辑家,胡适、鲁迅、陈独秀、郭沫若、茅盾等著名作者,都曾光耀史册。近年来,集团公司先后组建出版顾问委员会和学术顾问委员会,邀请宋木文、于友先、许力以、刘杲等28位行业权威人士担任出版顾问委员会委员;袁行霈、冯其庸、戴逸等80位在学术界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在组建两个顾问委员会的基础上,创立了出版单位首席专家制度。目前已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音乐出版社、三联书店等5家单位聘请了吴敬琏等13位首席专家。 集团公司还拥有10家音像电子出版社、47种期刊和3家报纸,其中如《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图书商报》都已经成为行业领军品牌。丰富的出版资源是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3.产品线明晰 产品线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价值链和市场定位的综合体。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从2007年起提出并明确以15条图书产品线建设为抓手,挺拔主业、优化出版结构。众所周知,集团公司所属出版社已经拥有一批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牛津系列英汉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国美术全书》、《鲁迅全集》等在各细分图书市场领先性的产品,拥有如《围城》、《解放战争》、《于丹〈论语〉心得》等畅销书。产品线规划和拓展使得集团公司的产品整体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大提升。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先后对工具书、文学、英语、音乐、美术、人文社科、古籍、少儿、生活、教辅、经管和科技图书等12个传统品牌产品线进行了全面规划,并在集团公司统一指导下进行了新的拓展。集团公司还新规划了外向型图书、农村读物和教材3条产品线,设立出版基金并创新运行机制,使新产品线迅速成长,如“走出去”的外向型图书屡次获得奖励,作为国礼,《于丹论语心得》更获得让国外出版界惊讶的高价版税。 15条产品线对应了集团公司的传统优势、品牌优势、资源潜力、出版能力,产品线的创新发展既体现了集团公司作为国家出版主力的责任感,也体现了集团公司的资源潜力和打造能力。 4.重大项目云集 重点出版项目是出版企业立身之本,是核心优势和品牌优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国家重点出版项目立项上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位居中国出版业前列。重点出版项目建设,凝聚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责任意识、品牌意识,也使得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无愧于中国出版“国家队”、“旗舰队”称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现有重点项目分两个大的类别,一是积极配合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的重点项目。如迎接党的“十七大”、庆祝建军80周年、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辛亥革命100年等重点系列产品。 二是具有重大文化积累、出版价值与文化创新价值的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如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的项目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集团重点项目,如列入集团公司“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的项目,集团公司主持、单位承担的重点项目,集团公司扶持并给予补贴的项目;出版单位的重点项目和“走出去”方面的重点项目。其中绝大多数项目都得到集团公司的重点扶持和资金补贴。 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以1949年以来的长篇小说资源组合了3大套丛书,“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丛书”,总数60种;“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已出版35种,还有一套全集本,将新中国成立55年来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可以说一网打尽。这些重点项目形象地诠释了人文社“新中国文学从这里起步”的内涵。 再如商务印书馆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公法名著译丛”等;中华书局仅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当中上千万字的项目就有7种,其中“二十四史”修订有6000万字,是一项真正巨大的出版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美术百科全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的《21世纪中国音乐文库》,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总公司的《中亚文明史》,东方出版中心的《香港金融业百年》和《香港地产业百年》,世界图书出版总公司的《百种世界医学经典文库》重点项目,都会给未来几年的图书市场增加应有的分量。 5.出版理念创新 如果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图书出版领域已经取得地位有其历史渊源,那么在近年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强劲的创新能力、一系列的新举措引领着出版业发展的潮流。在业内首次提出并实施的“双推”计划、创办读者大会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双推”计划即“畅销书”推广计划和“常销书”推荐计划在2006年提出并于同年开始推进,其“先畅后销”的出版理念与切实可行的推广方式,已经得到书业广泛的认同,在图书市场几年的实践效果显著。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先畅后销”的畅销书推广计划,充分利用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图书产品线丰富、新书好书频出的特点,每月由集团公司设立的专门评委会重点筛选有市场潜力的新书,再集中通过业内外媒体、门户网站等定期进行推荐。既体现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品牌优势,又使得这些优秀的出版物信息能够及时到达经销商进而到达目标读者。2008年以来,集团公司“畅销书推广计划”开始实现落地,“10大战略合作书城”陆续签约,“基本中盘发行商300家”的目标渐次实现。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畅销书推广计划”相映成辉的,是从2007年4月开始,集团公司又推出的“常销书推荐计划”,着力于推广社科学术文化价值突出的常销书。 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首创的“读者大会”,已经成为社会上影响力巨大的阅读推广品牌。 6.区位经营优势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拥有两大区位优势。一是集团公司总部及所属大多数出版企业地处北京,可以凭借首都丰富的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和信息资源,开展卓有成效的出版经营活动。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集团公司所属很多出版社在出版业处于领军地位;二是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建立有全资出版机构和出版进出口企业,都是北京之外最有价值的出版重镇,而这些机构也同样有多年的运营,打下一片天地。 可以说,不仅有出版机构还有大型发行机构,并且在全国出版资源重点集中地区有布局,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毋庸置疑的独有优势。如集团公司驻上海有东方出版中心、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上海子公司,因为这样的区位优势,加上集团公司影响力,这次获得上海世博官方指定出版物项目,在全国出版集团中数量最大。其中《世博官方图册》中外5种语言版、《世博官方导览手册》5种全外文版,预期印数都在10万册以上。 7.市场份额首位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在全国零售市场份额中一直位居第一。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多家出版社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都在零售图书市场有多年营销的积累和经验,并在很多出版领域形成品牌效应,在品种日益繁多的图书市场上独占鳌头。集团公司营销战略,主要是以强化传播手段创新应对新媒体挑战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包括传统介质出版物的市场传播创新和新技术传播手段创新。如建立全国发行网络,建立“10大战略合作书城”,发展“300家基本中盘发行商”,持续推进畅销书和常销书推广计划,通过成功举办“香山论坛”和“读者大会”,提高集团公司在业内外的美誉度、影响力和公信力,激发读者阅读热情,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确保多年来所占零售市场份额比例虽时有波动,但一路领先的格局始终未变。 2009年,全集团全年出书8000余种,新书4170种,动销品种37345种;根据权威数据统计,集团公司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6.52%,继续排名第一,领先第二名3.29个百分点。在一级(9类)分类市场上,文学、语言、艺术等3类排名第一;在二级分类市场上,学术文化、汉语、英语、小语种、语言学、小说、成人绘本漫画、收藏、传记、自然科学、少儿英语、旅游、生活百科等13类排名第一;在三级分类市场上,有22类排名第一。中图公司在出版物进出口市场份额中,在原62%和30%的基础上又有所增长。集团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增幅6.8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87%;资产总额增长11.64%;净资产增长20.44%。 8.跨国经营有基础 出版业走出去包括版权“走出去”、产品“走出去”和实体“走出去”三个方面。版权“走出去”与产品“走出去”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传统优势。2008年,集团公司版权输出与引进比例为1∶3.6;成品图书出口达8000多种,图书进出口总册数为顺差2∶1。集团公司不断加大外向型选题开发力度,整合海外资源和合作渠道,发挥整体品牌优势,主动策划外向型选题,积极进行版权输出和成品图书出口。2009年,集团公司全年版权输出172项,同比增长32.31%;版权输出和引进之比为1:3.4,同比缩小逆差0.2。在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上,集团公司达成版权输出合同169项,荣获组委会颁发的“版权输出先进一等奖”和“优秀活动先进一等奖”。2009年集团公司有5本书列入“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百种图书翻译出版资助项目”,80种图书入选2009年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华书局与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形成深度合作,累计签署版权合同几十个,初步形成了国际畅销书的出版营销格局。 在海外创办实体,实施国际本土化战略,既能贴近国际社会的实际和受众,又有利于有效进入国际主流市场。集团公司近年来借助原有优势成功布局海外市场。首先将原有中图公司驻外业务代表处改制成为公司,建立控股海外出版机构,开展出版国际营销。2007年以来建立了中国出版(巴黎)公司、中国出版(悉尼)公司、中国出版(温哥华)公司。2008年,三家公司出版法文、英文图书69种,通过海外渠道进入西方主流市场。中国出版(悉尼)公司因市场表现突出,已跻身澳大利亚图书中盘商的A级供货商名录。 2009年,集团公司与韩国熊津出版公司合资建立中国出版(首尔)公司,与英国查思出版社合资建立中国出版(伦敦)公司,与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合资建立凤凰出版有限公司。还先后在美国纽约、圣地亚哥地区合资开办了两家新华书店。目前,集团公司已有27家海外出版、销售实体,初步形成了海外发展布局。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四大国际书展品牌之一,是展示推介国内优秀出版物、输出优秀版权的重要平台。 9.新技术应用领先 书业近年来受到新技术影响越来越大,对传统深厚的出版业形成冲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就全力拓展新技术在书业的应用,以重点数字出版项目为突破口,在新业态开发方面获得较大进展。已经陆续建成“辞书语料库”、“古籍语料库”、“百科术语数据库”、“多语种翻译资源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等。中版数字传媒公司承担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网站经营,其出色运营得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表扬,中国可供书目网上信息平台和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网上书店也已经开网运营。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和《东方杂志》数据库运营进展顺利。 集团公司与华旗公司合作,推出了“中版·妙笔听书”和《八月狂想曲》(听书);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推出了“手机故事报”和“手机漫画报”。中版数字传媒公司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故事报》,利用中国移动手机平台积极打造“手机报——文学故事报”,并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上线运营,面向全国移动用户收费,标志着集团公司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移动产品由此诞生。中华书局的“中华古籍语料库”目前已经完成“资治通鉴知识分析系统”,为今后开展数字古籍运营打下良好基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百科在线”新增德国柏林图书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一批重点用户。由于集团公司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不断探索,集团公司荣获了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2008~2009年度数字出版示范企业”称号。 集团公司还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承担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确定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字库”建设项目总体牵头单位的任务。 按需印刷技术是国际出版业三大新技术之一。集团公司与美国著名技术研发公司——ODB公司就其研发的按需印刷设备达成技术转让协议。中央领导同志对该项技术合作做出重要批示,财政部下拨了专项资金提供支持。通过这一合作,集团公司将成为集成式按需印刷设备的全球生产商和供应商,占据了按需印刷技术的制高点 数字化、网络化出版是出版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集团公司提出建立的“中国数字出版网——大佳中文网”已获批准立项,成为国家信息化服务试点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中国可供书目数据库入库标准数据已达到200万条,加工电子样书12万多种,覆盖了90%以上出版社的85%以上新版品种。国家发改委日前授予集团公司“全国信息化试点单位”称号。 10.专业人才集中 出版文化深厚高素质的出版编辑人才是维护出版社品牌、确保出版物质量的重要保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属出版单位积累了十分雄厚的各学科专业编辑人才资源,其中不少人才在各自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许多人才在出版业内发挥着专业出版带头人的作用。此外,艺术、翻译、发行、书业传媒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亦独步整个行业。现全集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0人,享受国家老艺术家生活补贴者9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09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实行公开统一招考,严格、系统的考试、选才流程被业界誉为“出版业的国考”。在集团公司内部借鉴全国“四个一批”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式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工作,越来越多的复合型、创新型、外向型等方面人才的出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同样,“出版文化深厚”体现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属出版发行单位的出版理念及其实践,不仅为自己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而且对现代出版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商务印书馆当年的“普及教育、启迪民智”和“传播新知、救国救民”的出版理念,中华书局的“用教科社革命”,生活书店“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服务精神和“商业性与事业性统一”的信条,等等。几乎每一家老牌社都有很好的出版文化理念得到传承,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宝贵的精神财富。企业更高境界的管理是文化管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优秀出版文化传统,给集团公司长远健康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保障。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