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听界》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7日 15:18 |
新闻是多媒体时代的焦点。在信息全球化环境下,电视新闻能否坚守主阵地,抢占制高点,唱响主旋律,关键在于提升引领能力、做精地域特色、实施互动策略。
一、提升引领能力
多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多层次、分众化呈现,社会舆论多元化,主流舆论与非主流舆论互相交错、互相影响、互相转换。在这种情形下,电视新闻必须提升传播能力,用党和政府的声音主动引导舆论,掌握主动权,担当起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
抢占制高点。社会舆论是民心的公开体现。主题新闻既体现党的主张,又反映人民心声,因此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主题新闻是电视抢占社会舆论的制高点,比一般时政新闻议题更集中,主题更鲜明,采访更深入,制作更精良,画面更生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外一些媒体唱衰声音不断,社会舆论一时出现信心问题。对此,泰州台及时开辟《危机面前我们同舟共济》、《应对挑战 促进发展》等专栏,先后推出《政府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利好,缓解企业压力》、《三江电器:加快自主创新 谋求发展空间》、《泰兴华诚机电:多元化破解发展难题》、《兴化戴南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等报道,通过宣传各地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共度难关的有效做法和典型事例,帮助地方企业树立信心,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 聚焦关注点。全国“两会”报道是收视人群最多的焦点。地方受众除关注央视和省内新闻外,最想知道的是当地代表在全国“两会”活动的信息。近年来,泰州台积极适应这种需求,每年都派出采访组专赴北京,启动广电网络信息传输通道,利用凤城泰州网站,实时传递本地区全国“两会”代表参政议事的新闻。成就报道也是受众的关注点。泰州台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和高新技术园区,了解受众的所想所思,采取多角度、多层面的组合报道,将新闻的外延放大扩展,以现场的生动事例具体、直观地解读成就新闻内涵,对成就作全景式的展示。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中,先后推出了《黄桥老区看今昔》、《60年新跨越》和《泰州功臣 时代精英》等多组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气象。《黄桥老区看今昔》由若干篇章组成,每一篇章通过一户家庭或一个人,折射出地区的历史变迁,讴歌人的精神风貌,较好地发挥了成就新闻的引导作用。
紧扣着力点。现代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尤其表现在网络上不同群体声音比较活跃,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优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电视传媒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电视新闻争取舆论场的着力点。泰州台着重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先后推出张云泉、刘绍安、何建忠、陈燕萍等全国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开设《公民道德建设故事》专栏,积极打造“四位一体”关心留守儿童、“一滴水”文明关爱活动、交巡警“一号窗口”等特色品牌,在报道中改变过去那种表面化、说教式的手法,力求使先进典型真实可信、真情可亲、平实可学。另一方面,发挥栏目的引领功能。先是开设《班车帮你忙》栏目,后改为以主持人为品牌的《小范帮你忙》,运用媒体沟通功能和影响力,呼唤聚集社会力量帮助困难弱势群体。去年组织了“爱就有梦,带孤儿回家过年”、“暑期助学 圆梦行动”、“创业2009”、“帮忙志愿者乡村行”等多项活动,全年筹集善款100多万元,直接帮助500多名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虎年春节又推出“2010春暖行动”,广泛传递志愿者助人为乐的精神与爱心。
二、做精地域特色
长期以来,受众在定时收看电视新闻中已经形成相对的区域认同感,人们关注世界、国家大事和动态,更关注自己身边的变化,关注脚下的城市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各种趣闻逸事。城市电视新闻贴近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特色,根植于区域土壤之中,就能吸引更多本地区受众的眼球。
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集中时段、重拳出击,形成舆论强势。泰州台注重主题策划,通过整合本地区传播资源和报道力量,年年推出大型新闻行动。如配合江苏兴起的沿江开发热潮,先后组织策划了《聚焦沿江开发》、《走遍长三角》、《黄金岸线200里》等新闻行动;围绕富民创业主题,推出了“创业英雄谱”和“我的创业故事”,报道各地各部门创业典型100多个;以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推出系列报道《解读经济强镇》26集、《走进田间村口》32篇和《进社区 看和谐》48篇;瞄准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组织系列报道《进村入户看小康》43集,采用“现场主持+组合报道”方式,毎村一篇,毎篇由村情介绍、富民特色、小康家庭、农民寄语、小康目标等五个部分组成。以主持人现场说事的表现方式,使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节目播出后又与地方党委政府联合,组织受众和专家进行“十佳小康示范村”和“十佳特色村”评选,并举行颁奖晚会,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贴近当地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以人为本,做精做优民生新闻。先后推出《干大事、干实事、干老百姓滿意的事》、《解读民生十大工程》、《公仆说民生》、《科学发展在行动》、《关注民生 共建和谐》“1+6”组合系列报道,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先声。在泰州地区收视率一直处于榜首的《新闻夜班车》,将民生问题作为报道的着眼点,抓住领导关心、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政府部门、受众与媒体之间构建起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对政府信息的发布与民生信息的反馈,促成一些有利民生的政策的出台,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了舆论引导、人文关怀、环境守望、舆论监督的作用。
贴近地域文化特色,弘扬传统,打造品牌,不断增强文化传播功能。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标识。电视新闻着力表现这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才能与这个城市的电视受众心心相印、水乳交融,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共鸣。泰州台多年来依托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新闻专题不断挖掘泰州传统文化因子,展示泰州的麋鹿文化、盐税文化、水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盆景文化、美食文化、企业文化、革命文化、名人文化等,生动反映泰州2100多年历史风雨沧桑积淀下来的文化宝藏和思想精髓,增强市民对这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识度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泰州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精办《百姓大学堂》、《百姓议事园》、《百姓大舞台》等“百姓”系列节目,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三、实时互动策略
互动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核心特征。传受双方的互动表现为彼此智慧激发、语言交流和信息共享。实时互动策略是电视媒体扩大影响力的手段之一。泰州台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是在新闻报道中采取短信互动形式,吸引受众发送短信展开讨论,参与节目。短信中既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议意见,也有对新闻内容、节目形态和记者主持人精神风貌的评价。互动调动了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使新闻的表现手法得到扩展,传播效果和节目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如应对金融危机报道,泰州台把短信互动平台的话题设定为“应对金融危机,我来献一策”。市民纷纷发来短信,从政府应该如何帮助企业度过眼前的困难、在金融危机面前如何抓住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外向型企业如何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相关职能部门如何为企业做好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这些短信在电视上播发后,引起了政企界和广大群众的关注,拉动了毎天晚间电视新闻的收视市场。
二是充分利用台办网站的优势,加强新闻采集的台网互动。在凤城泰州网站首页开设“视频要闻”,热点电视新闻在网站同步播发,形成强烈的舆论声势,让受众与网民在不同时间地点共享新闻信息。网民也可以发表评论意见和建议,这样不但起到推广电视新闻的宣传效果,而且为电视新闻栏目提供了相应素材和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奥运火炬泰州传递报道,泰州台派出10多路记者分赴火炬传递交接点,网站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并配合电视进行现场直播,然后精心制作电视专题,于当晚推出特别节目《凤城迎奥运 圣火耀泰州》,全景展现泰州万人空巷迎圣火的盛况。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网站为电视发布并搭建征集第一现场资料平台,不少网民纷纷提供自己拍摄的珍贵视频,回望30年亲身经历,组成了精彩生动的电视新闻,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三是适应受众积极参与新闻采集的需求,搭建手机与新闻互动的平台。具备摄像功能的手机将愈来愈多的受众加入到了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来,用户成为潜在的新闻图片拍摄者。今年春节,泰州台与当地移动公司联手开办《中国移动?手机新闻》栏目,每天选取受众用手机拍摄的影像新闻若干条,虽然这些影像资料的画面不够专业,但无一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手机新闻》的开办,不仅弥补了转瞬即逝的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的缺憾,而且改变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单一角色,手机用户融接受者与发布者为一身,以普通人视角随时记录下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既丰富了电视节目内容,也成为电视新闻看民生的“第三只眼”。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