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中国版的“网瘾传说”:戒网瘾背后是一庞大利益链条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8日 09:02 

    1995年的某一天,居住在纽约的精神病学家伊万·戈德堡突然产生了开个玩笑的念头。看完被誉为现代精神疾病“圣经”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后,他决定模仿手册找点乐子。他杜撰了一种疾病。

    伊万·戈德堡把这种疾病命名为“网络成瘾症”,虚构了其主要症状并理所当然地把这些内容放在了自己的网页上。据他描述,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会连续上网数小时,还会不由自主地活动手指去打字。他甚至还成立了一个匿名的网络成瘾者小组。

    据曼努埃尔·安赫尔—门德斯揣测,戈德堡在发布此消息前还哈哈大笑一番。但他没想到,自己点燃了一根无法熄灭的导火索。他先是收到数十位认为自己遇到这种麻烦的人发来的信息,为此他的同事展开了激烈辩论。同年,心理学家金伯利·杨专门成立了一个网络成瘾康复中心。这件事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雪球越滚越大,大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尽管国际精神病研究界的权威断然否定存在这种疾病,但有关网瘾的争论还在继续,并在遥远的中国生根、发芽、扭曲成长、畸形变异。随便点开任何一个网络搜索引擎,就能搜索到有关网瘾的海量新闻。如果再把“网瘾”和“悲剧”放在一起搜索,更会出现诸如“名校学子拒戒网瘾割腕自杀”、“网瘾少年跳楼自尽”、“网瘾青年杀害亲人”耸人听闻的情节,血迹斑斑,声泪俱下。媒体起哄,一些专家学者更不甘寂寞,在公开场合言之凿凿的描述、传播并夸大网瘾的危害性。这还没完,有关行业还狗拿耗子出台了一个网瘾认定标准,让国际同行笑掉大牙,也挑战公众认知常识。

    在专家、行业协会、医疗机构及媒体的造势下,各类戒网瘾的训练营及网瘾治疗机构遍地开花。中国版的网瘾传说,最后确实演变为悲剧。在广西南宁,少年邓森山在起航拯救训练营被活活殴打致死。而邓森山惨死的悲剧所引起的警觉,只是停留在训练营是否规范,以及惩戒教育是否有效之类的浅层反思,而没有指向网瘾是否是一个科学术语及戒网瘾有何法律依据,更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网瘾判断标准。这背后,存在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由其操纵、控制并以加害无辜少年的方式从中得益。

    中国版的网瘾传说,与张悟本的绿豆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一个看似正当的目的,都有专家、学者、文化人及媒体参与,都表现出心济天下、正义凛然,都能赢得公众的好感甚至迷信,都是科学、文化及权力与商业利益相互渗透并杂交出的怪胎。这也是网瘾传说走进中国后不可更改的宿命。

    而与中国版网瘾传说及张悟本的绿豆传说不同,国际版的原创者既没有从中受益,还一直为当初的恶作剧懊悔不已。哥登堡一直试图澄清这一冒失的说法,他在1997年对《纽约人》周刊表示:“如果我们把成瘾的概念扩展到人们过度实施的所有行为,那么我们就得包括读书,锻炼,聊天……”国际精神病研究学界更为谨慎,最新版的《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再次把网络成瘾排除在行为失调之外,理由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我也注意到近来也有中国的知识分子提出质疑,如梁文道就在媒体上直言,“网瘾的真正问题出在主流社会对网络的偏见,更准确地说,这是上一代人的偏见。”但这类声音终究不是主流,人们对网瘾的认知和判断,依然凭借似是而非的传说和若隐若现的直觉。而这个畸形怪胎,也依然有一定市场。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