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时代4》上映,当天电影排期即高达64.66%,创国产电排映记录。在我们惊讶排片数据的同时整个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已被悄然改变。 此前任何电影上映前除主创团队赶场式参加各种宣传活动之外,发行部门还要到各大院线“拜码头”,希望能够在院线排期方面多多照顾。此外,电影粗剪后还要邀请各大院线经理内部观片,有导演甚至会根据院线经理意见进行修改。在前工业化时代我们的很多电影其实并非完全参照观众的口味而创作,而是很大程度上受院线经理以及相关影评人的影响。这其实也是国产电影难以实现质量保证的重要原因。 而铁哥以为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入场,电影工业将逐渐进入科学化制作阶段,《小时代4》的排片数据足可见一斑。 院线趋利数据先行 此前单一线下“拜码头”的形式并非是院线方面估计为难电影发行方,而是在缺乏相应数据支持前提下,院线方面只能根据主观判断以及少量影评人的意见对电影进行排期。 但院线本身也是逐利的,其首要保证的便是上座率问题,因此院线方面也会经常根据电影上座情况调整排期,如果在上映之前就有相关数据来真正预测电影票房情况,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影的排期。 铁哥以为此部分数据必须由互联网电影公司来提供,以此次《小时代4》为例,负责互联网发行的淘宝电影上映前便开始预售,关联的新浪微博、支付宝等相关产品也通力合作,并以社交以及购物大数据为基础,筛选电影的目标观众,以精准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 通过种种手段最终呈现给院线方面的数据自然极具参考价值,院线本是趋利自然在排期方面多多照顾。当然铁哥还是要提醒许多电影宣发人员,有朋友以为在社交媒体做个活动搞个微博转发,上个首页就可影响票房,这其实是很幼稚的想法。所谓的大数据结果必须是兴趣数据以及购买数据,只有新闻的转发数据是很难真实反映电影预计票房的。这恰好也是淘宝电影等互联网电影的优势。 如此前网络人非常热门的《我是路人甲》,在营销方面亮点不可谓不多,有梁朝伟和舒淇两大巨星撰写影评,又有两岸三地多位明星微博帮忙宣传,但院线排期着实一般。这其中自然有观众对文艺情节电影的漠然,但也能说明仅营销缺乏购买冲动的营销是很难影响院线排期的。 大数据将改变电影人治状态 相较于好莱坞式的工业电影时代,我国电影在制作流程上更似农耕社会。其主要特点为人治元素过重。制片人、导演、发行、宣传、影评人甚至是院线经理都可以对一部电影横加指责。但铁哥以为有些意见固然可取,但由于电影是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每个人的批评表扬总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在内,是众口难调的。 如果电影制作方过于弱势并迁就各方意见,其结果显然是电影沦为四不像产品,无法真正保证电影品质。我国与好莱坞的相当大的差距即在科学化管理方面,好莱坞以为电影归根结底是产品,各方人员应该各司其职,并有健全的数据采取机制,以及时根据市场走向制作电影,而不是满足某些人的喜好。 而互联网公司入场电影行业之后,中国电影在此与好莱坞差距便不断缩小。以阿里影业为例,在电影立项之前可根据电商数据以及微博等社交数据,分析当前目标观众喜好,电影是否有潜在市场。随后在资金层面又有娱乐宝,不仅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且还将营销前置,充分挖掘粉丝经济,《小时代4》从立项至今舆论一处于热点状态显然有娱乐宝很大功劳。而随后又根据数据采取合适宣发方案,争取院线排期,最后夺得票房。 在整个制作环节中以及相关营销消息中,并未听到某制片人对电影如何如何指导,也未见院线经理内部观片有如何意见。此前张艺谋电影都是难以摆脱院线经理看法的,大家百度新闻不难发现,张伟平此前在《三枪拍案惊奇》和《金陵十三钗》营销中不断强化院线经理意见以实现高排期赢得票房。 电影本就是个性化产品,个性化在于要体现导演等主创人员的价值观、艺术观,非专业人士过多干扰只会打乱电影的制作步骤。而产品性则在于电影作为市场经济时代的艺术品,势必要通过票房来检验其质量的。 只有通过大数据,再加上电影行业的科学化管理,中国电影才有希望摆脱人治阴影,使得各个岗位电影人能各司其职,共同为国产电影兴起做贡献。 此次《小时代4》铁哥以为对老一代电影人是个很大的刺激,前几部《小时代》电影人往往聚焦在电影所反映的价值观方面。而铁哥以为从这部开始大家不妨真正了解下互联网电影背后的制作环节,这才是最有利于国产电影的。更多广告新闻观点请继续关注媒体资源网。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