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   

 

新闻类APP迎史上最严整改,媒体行业这些红线不能碰

2018/1/2 13:21:00 


 

文丨李俊 来源丨俊世太保 (ID:lijun_taibao)

原标题丨今日头条遭遇最严整改背后,给媒体行业带来了哪些启示?

12月29日消息,今日网信办就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约谈今日头条,责令整改。对此,今日头条表示,依据有关部门的整改要求,今日头条App的部分频道,在2017年12月29日18:00至次日18:00之间,停止更新,进入维护状态。

遭遇史上最严“整改”,背后是一场有关商业的博弈

从网信办的公告来看,此次今日头条遭遇约谈,主要是因为“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相比以往口头上的“责令整改”,这一次网信办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亮剑”了。这是头条史上第一次遭遇封禁,也是新闻类APP第一次遭到网信办全面封禁,可谓震撼至极。

相信谁都知道,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显而易见,接下来的日子,内容分发平台们必须要更好的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审核。其实头条遭遇此次重大危机早有征兆,进入2017年以来,类似的事情就曾发生过不少。

今年4月,央视曝光了今日头条客户端向用户推送“艳俗”直播平台:火山直播,内容涉及大量穿着暴露的女主播,通过低俗不堪的表演吸引用户观看。4月18日下午,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联合约谈今日头条、火山直播等平台,责令限期整改。


 

在更早之前的1月6日,北京市网信办曾经约谈过一次今日头条,起因在于北京市网信办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今日头条“头条问答”栏目近期多次登载低俗“庸俗讨论话题”,如“女人需要的时候,会有多骚?”、“为什么很多贪官的情妇都长得不好看?”、“什么是闷骚型女孩?”等,回答内容同样“低俗无聊”。网信办对今日头条提出严肃批评,并责令其整改。

今日头条是否有能力对平台上的低俗内容进行监管?我想一定程度上是有的,记得人民网三评算法推荐后,今日头条就迅速关闭过上百个低俗的自媒体账号,而这说明以今日头条所掌握的技术是足以对违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理的。

但问题是,「低俗」确实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而且数量庞大。对今日头条而言,对低俗内容的打压本身就是一件充满矛盾的事情。正如张一鸣所言「低俗有边界,有一点点擦边的,并不是要全部去掉。我觉得最核心在于头条并没有从低俗中获利,事实上,低俗内容反而会伤害我们的商业利益。」

智能算法的低俗原罪,平台或许应尽到把关人职责

西方新闻史上,黄色新闻一度泛滥成灾,毫无底线地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做法,受到公众谴责,于是社会责任论产生,认为媒体应当对社会负有责任。很大程度上,今日头条存在低俗内容,这并非一家之错,而是智能算法本身就存在的原罪。

张一鸣在接受《财经》专访时曾这样评价过低俗,「我本身并不认为低俗有什么问题。你在机场看到的杂志是一回事,在火车站看到的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是因为证明自己高雅而指责它。」新闻媒体平台有两个条件是必须的:一是拥有授权的媒体内容,一是职业的新闻素养。显然头条并不合格,它更像是一个低门槛娱乐平台,用来消磨时间的工具。

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体编辑承担了这个把关人的角色,一直到门户网站时代都是如此。但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编辑的作用似乎便开始弱化,而基于推荐引擎的商业媒体平台则更是让把关人变为“算法”,影响这个算法的则是内容受众自己。


 

机器算法极大地延伸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但问题是,大众在内容选择上本身就是盲目的。技术虽然是中立的,但如何使用技术、传播何种内容却体现了技术使用者的价值观。只认数据的机器算法推荐机制,也决定了内容分发平台上永远是擅长迎合的低门槛内容更能获得更多的阅读和推荐。而具有一定审美层次的高质量内容,则在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作用下,逐渐被边缘化。

当然从商业媒体平台的角度,读者需要什么,媒体就提供什么,似乎天经地义,但这也暴露出了这些新闻聚合软件的真实面目,追求流量、卖广告才是正事。然而,媒体平台作为具有一定公共属性的机构,本身就被赋予教化引导公众、塑造良好公众品味的期望。

因此,即便是商业媒体平台,也与一般的商业机构有所不同,无形中理论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约束。对商业媒体平台来说,做好「把关人」其实原本就是责任所在。

其实今日头条此次遭遇的危机比以前要大的多,不仅是因为遭遇了涉及低俗内容频道的封禁,还涉及了早前一直被众多媒体平台忽视的新闻资质问题。

要知道在被关停的6个频道中,「社会」、「热点」以及「财经」基本都是没有色情低俗内容的。这三个频道的关停并非没有原因,反映在网信办的通知,即「在尚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情况下,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违规转载新闻信息,且“标题党”问题突出,严重干扰了网上传播秩序」


 

今年6月,国家曾出台规定,资讯类的平台必须有新闻信息服务许可,2017年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而据中国网信网所公布的名单来看,截止2017年6月15日,获得许可证的几乎全部是网站,其中人民网、新华网、百度、搜狐、界面等都在内。

在传统门户时代,编辑并没有采编权,网站上出现的新闻内容主要是转载具有新闻采编权的合作媒体,但这个时候,网站却存在大量的经过专业新闻素质培养的编辑,他们完全可以对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

但进入移动资讯平台时代,这种原有的模式却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内容分发平台开始去编辑化,内容生产开始进入众包阶段,平台将内容的编辑生产权转交给了新媒体从业者。这些人可以说鱼龙混杂,既有从体制内离职创业的传统媒体人,也有新诞生的自媒体人。

问题就出现在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自媒体人,在平台方现金分成的刺激下,这些自媒体人开始刻意的追求阅读数,而不是新闻报道内容本身。于是,我们见证了一个标题党、假新闻和低俗内容横飞的内容创业热潮。


 

所以无论对监管机构,还是平台方来说,这些野蛮生长的内容确实处于监管空白。像今日头条们却更多认为自己是信息分发平台、内容推荐引擎,而并不是新闻客户端。但实际上,这些内容资讯平台却分发着数量庞大的新闻,他们本质上和新闻客户端没有任何区别。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曾表示,“今日头条这种新生事物要不要申请许可证?这从技术上有很多争辩,但是从性质上它属于新闻信息服务,尤其今日头条从名字到内容(内容上会关注社会热点信息)上,这决定了今日头条应该拥有这样的资质和资格。”

根据早前新规的第5条规定: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

说白了,所有涉及时政的新闻、评论的报道,无许可证者不得进行采编、转载、传播等服务。内容资讯平台既然是新闻客户端,那么这就意味着,所有新闻发布、转载、传播活动都要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否则平台无证经营将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违法行为。

其实我们知道,今日头条早已明令禁止没有新闻资质的账号发布有关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这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今日头条的内容风险,但问题在于对这些内容传播本身也是需要具有新闻资质的,这会是所有媒体平台在2018年即将迎来的挑战。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必须具备的条件: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2)主要负责人、总编辑是中国公民;3)有与服务相适应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内容审核人员和技术保障人员;4)有健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制度;5)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术保障措施;6)有与服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资金。

当我们信息渠道越来越依靠移动资讯平台时,事实上它们也确实到了需要监管的时候。无论是之前拥有许可证的门户网站,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移动资讯平台,都需要确保整个新闻传播流程能够标准统一、规则一致、有效的运行。

随着移动资讯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它们不可能成为法外之地,许可证的问题迟早会成为悬在头上的一把刀,随时有可能掉下来。

-END-



本站文章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感谢所有提供信息材料的网站,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上一篇信息 下一篇信息
信息分类查询:  业界广告公关案例互动社交媒体品牌对话数据技术观察